出自宋代連文鳳《自題》:
每恨詩才短,吟來兩目昏。
雖然五七字,難似萬余言。
雅道扶不起,苦心誰共論。
幾回風(fēng)雨夜,哭殺杜陵魂。
注釋參考
雖然
雖然 (suīrán)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它呼應(yīng),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even if though; although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斞浮豆枢l(xiāng)》 雖然如此,雖是這樣;即使這樣 even so 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赌印す敗?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戰(zhàn)國策·魏策》五七
(1).人死后三十五天。舊時喪禮,人死后每七日祭祀或唪經(jīng),有頭七、三七、五七等?!秊in{1*1}瓶{1*1}梅詞話》第十四回:“拙夫死了,家下沒人,昨日纔過了他五七?!薄都t樓夢》第六八回:“親大爺?shù)男⒗u五七,姪兒娶親,這個禮,我竟不知道。” 王西彥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子的?!罚骸跋眿D病死還不曾過五七,一群雞子也風(fēng)掃落葉似地在兩天里瘟掉了?!?/p>
(2).約計數(shù)目之詞。 宋 胡太初 《畫簾緒論·聽訟》:“凡與一人競訴,詞內(nèi)必牽引其父子兄弟五七人,甚至無涉之家。”《西游記》第十七回:“拖將過來看處,卻是一條白花蛇怪。索性提起來,捽做五七斷。”
余言
(1).謂未盡的話語。《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秦昭王 與 應(yīng)侯 羣臣議曰:‘ 白起 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秦王 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p>
(2).其他的話;別的話?!读簳ね趿羵鳌罚骸?高祖 變色曰:‘卿可更餘言?!?縝 ( 范縝 )固執(zhí)不已, 高祖 不悅?!?/p>
連文鳳名句,自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