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黃遵憲《香港感懷十首》:
《博物》張華志,千間廣廈開(kāi)。
摩挲銅狄在,悵望寶山回。
大鳥如人立,長(zhǎng)鯨跋浪來(lái)。
官山還府海,人力信雄哉!
注釋參考
摩挲
摩挲 (māsa) 用手輕按著并一下一下地?fù)崮?gently stroke 摩挲 (mósuō) 用手撫摩 caress;stroke 與一老公共摩挲銅人?!逗鬂h書·薊子訓(xùn)傳》銅狄
《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史記 秦始皇 二十六年,有大人長(zhǎng)五丈,五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jiàn)于 臨洮 ……是歲 始皇 初并六國(guó),反喜以為瑞,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焙笠蚍Q“銅人”為“銅狄”。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銅狄分形,肅嚴(yán)扃於左序?!?金 劉迎 《贈(zèng)人》詩(shī):“ 蓬萊 咫尺三萬(wàn)里,銅狄因循五百年?!?郁達(dá)夫 《代洪開(kāi)榜先生祝梁母鄧太夫人八秩大慶》詩(shī):“好待期頤觴詠日,重摩銅狄話滄桑。”
悵望
惆悵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齊 謝朓 《新亭渚別范零陵》詩(shī):“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唐 杜甫 《詠懷古跡》之二:“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shí)?!?元 薩都剌 《滿江紅·金陵懷古》詞:“六代繁華,春去也,更無(wú)消息??諓澩?,山川形勝,已非疇昔。”《西游記》第五十回:“卻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時(shí),不見(jiàn) 行者 回來(lái),欠身悵望道:‘這猴子往那里化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著悵望的時(shí)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聞?dòng)浾咭沧吡藖?lái),其中有幾個(gè)是我在 漢口 認(rèn)識(shí)的。”
寶山
(1).對(duì)佛僧神道等所居之山的尊稱。《華嚴(yán)經(jīng)·十回向品》:“ 阿僧祇 寶山以為垣墻周帀圍繞,清浄無(wú)礙。” 南朝 梁 蕭統(tǒng) 《玄圃講》詩(shī):“試欲游寶山,庶使信根立?!薄段饔斡洝返谌兀骸?八戒 笑道:‘你看師兄説的話。寶山乃洞天福地之處,怎么説度日之言也?’”
(2).聚藏寶物的山?!洞笾嵌日摗肪硪唬骸叭缛擞惺?,入寶山中,自在取寶?!?蕭軍 《五月的礦山》第一章:“這是一些探寶山的人,下海取珠的人。”
黃遵憲名句,香港感懷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