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辭象魏,千里握兵符
出自唐代武元衡《奉酬淮南中書相公見寄》:
揚州隋故都,竹使?jié)h名儒。
翊圣恩華異,持衡節(jié)制殊。
朝廷連受脈,臺座接訏謨。
金玉裁王度,丹書奉帝俞。
九重辭象魏,千里握兵符。
鐵馬秋臨塞,虹旌夜渡瀘。
江長梅笛怨,天遠桂輪孤。
浩嘆煙霜曉,芳期蘭蕙蕪。
雅言書一札,賓海雁東隅。
歲月奔波盡,音徽霧雨濡。
蜀江分井絡(luò),錦浪入淮湖。
獨抱相思恨,關(guān)山不可逾。
注釋參考
九重
(1).九層;九道。《楚辭·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韓詩外傳》卷八:“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三國 魏 曹植 《當(dāng)墻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陳,君門以九重,道遠 河 無津?!?/p>
(2).泛指多層。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四折:“九重圍里往來,直似攛梭;萬隊營中上下,渾如走馬?!?/p>
(3).指天門;天。《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漢郊祀歌一》:“九重開,靈之?dāng)?,垂惠恩,鴻祜休。?唐 李白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戶, 丹丘 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 蓬萊 復(fù)西歸。”京劇《貴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p>
(4).指宮門。 漢 趙壹 《刺世疾邪賦》:“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絶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p>
(5).指宮禁,朝廷。 唐 盧綸 《秋夜即事》詩:“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p>
(6).指帝王。 唐 李邕 《賀章仇兼瓊克捷表》:“遵奉九重,決勝千里。” 明 無名氏 《金雀記·作賦》:“明朝入禁中,奏聞九重?!?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人觚》:“先是, 寶 ( 法寶 )出奔時,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p>
(7).指皇位?!抖鼗颓釉~·酒泉子》:“隊隊雄軍驚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宮,祇擬奪九重?!?/p>
象魏
(1).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的一對高建筑,亦叫“闕”或“觀”,為懸示教令的地方?!吨芏Y·天官·太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國都鄙,乃縣治象之灋于象魏,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象魏,闕也。” 賈公彥 疏:“ 鄭司農(nóng) 云:‘象魏,闕也’者, 周公 謂之象魏,雉門之外,兩觀闕高魏魏然, 孔子 謂之觀?!?唐 楊炯 《少室少姨廟碑》:“太微營室,明堂布政之宮;白獸蒼龍,象魏懸書之法?!?清 錢謙益 《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陸化熙授承德郎》:“參報待以削草,象魏用為縣書?!?/p>
(2).借指宮室,朝廷。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云觀變?yōu)楹弥挘笪夯癁榛⒈??!薄赌淆R書·高帝紀(jì)上》:“入兵萬乘之國,頓戟象魏之下?!?宋 蘇軾 《上太皇太后賀正表》:“臣職守江湖,心馳象魏。天威咫尺,想聞清蹕之音。” 清 顧炎武 《雒陽》詩:“象魏云常紫, 龍池 水自清?!?/p>
千里
千里 (qiānlǐ)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秴问洗呵铩げ旖瘛?h3>兵符(1) [commander's tally]∶古時調(diào)遣軍隊的憑證
嬴聞 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nèi)。——《史記·魏公子列傳》
(2) [book on the art of War]∶兵書
天遣玄女下,受 黃帝兵符,伏 蚩尤。——《史記·五帝本紀(jì)》
詳細解釋(1).古代調(diào)兵遣將用的一種憑證。《史記·魏公子列傳》:“ 嬴 ( 侯嬴 )聞 晉鄙 之兵符常在王臥內(nèi),而 如姬 最幸,出入王臥內(nèi),力能竊之。” 唐 劉禹錫 《汴州刺史廳壁記》:“ 長慶 四年,詔書命 河南 尹 敦煌 令狐公 來蒞來刺,錫之介圭、使印、兵符?!本﹦ 度∧峡ぁ返谑膱觯骸叭绱?南郡 城池兵符印信,一并交與先生掌管,本帥帶兵出城助戰(zhàn)去也?!?/p>
(2).借指兵權(quán)?!赌鲜贰⒕鳌罚骸?敬通 當(dāng) 更始 世,手握兵符,躍馬肉食?!?清 洪楝園 《后南柯·立約》:“手握兵符自主張。” 子虛子 《湘事記·軍事篇一》:“ 忠浩 頗負(fù) 湘 望,既握兵符,隱以 曾國藩 平 洪 楊 自命,反對革命最力?!?/p>
(3).兵書,兵法。 唐 李嶠 《安輯嶺表事平罷歸》詩:“絳宮韜將略, 黃石 寢兵符?!?/p>
武元衡名句,奉酬淮南中書相公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God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