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曹唐《三年冬大禮五首》:
皇帝齋心潔素誠,自朝真祖報(bào)升平。
華山秋草多歸馬,滄海寒波絕洗兵。
銀箭水殘河勢(shì)斷,玉爐煙盡日華生。
千官整肅三天夜,劍佩初聞入太清。
海日西飛度禁林,太清宮殿月沉沉。
不聞北斗傾堯酒,空覺南風(fēng)入舜琴。
歌壓鈞天閑夢(mèng)盡,詔歸秋水道情深。
雪風(fēng)更起古杉葉,時(shí)送步虛清磬音。
太一天壇降紫君,屬車龍鶴夜成群。
春浮玉藻寒初落,露拂金莖曙欲分。
三代樂回風(fēng)入律,四溟歌駐水成文。
千官不動(dòng)旌旗下,日照南山萬樹云。
山擁飛云海水清,天壇未夕仗先成。
千官不起金縢議,萬國(guó)空瞻玉藻聲。
禁火曙然煙焰裊,宮衣寒拂雪花輕。
側(cè)聞左右皆周呂,看取從容致太平。
太和琴暖發(fā)南薰,水闊風(fēng)高得細(xì)聞。
滄海舉歌夔是相,歷山回禪舜為君。
翠微呼處生丹障,清凈封中起白云。
今日病身慚小隱,欲將泉石勒移文。
注釋參考
玉藻
(1).古代帝王冕冠前后懸垂的貫以玉珠的五彩絲繩。《禮記·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龍卷以祭?!?孔穎達(dá) 疏:“天子玉藻者,藻,謂雜采之絲繩,以貫於玉,以玉飾藻,故云玉藻也?!?晉 陸云 《九愍·悲郢》:“振華冕之玉藻,樹象軒之高蓋?!?/p>
(2).借代天子。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禮》詩之四:“千官不起金縢議,萬國(guó)空瞻玉藻聲?!?/p>
(3).喻佳篇,佳作?!段倪x·陸機(jī)<文賦>》:“彼瓊敷與玉藻,若中原之有菽?!?李善 注:“瓊敷玉藻,以喻文也?!?/p>
金莖
(1).用以擎承露盤的銅柱?!段倪x·班固<西都賦>》:“抗仙掌以承露,擢雙立之金莖?!?李善 注:“金莖,銅柱也?!?唐 杜甫 《秋興》詩之五:“ 蓬萊 高闕對(duì) 南山 ,承露金莖霄漢間。”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香飄玉鼎晴煙細(xì),日照金莖麗影移。”
(2).指承露盤或盤中的露。 明 葉憲祖 《碧蓮繡符》第五折:“潑陽烏放威剛此時(shí),渴病爭(zhēng)如是。傾將石髓流,勝卻金莖賜?!?清 姚弘緒 《送閻荊州終養(yǎng)歸中州》詩:“霞觴味并金莖賜,綵袖香從玉殿分。” 清 金農(nóng) 《東岡臥病》詩:“久別金莖分草露,頓忘碧海守蹄涔?!?/p>
曹唐名句,三年冬大禮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