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舒元輿《坊州按獄》:
中部接戎塞,頑山四周遭。
風冷木長瘦,石磽人亦勞。
牧守茍懷仁,癢之時為搔。
其愛如赤子,始得無啼號。
奈何貪狼心,潤屋沉脂膏。
攫搏如猛虎,吞噬若狂獒。
山禿逾高采,水窮益深撈。
龜魚既絕跡,鹿兔無遺毛。
氓苦稅外緡,吏憂笑中刀。
大君明四目,燭之洞秋毫。
眷茲一州命,慮齊墜波濤。
臨軒詔小臣,汝往窮貪饕。
分明舉公法,為我緩窮騷。
小臣誠小心,奉命如煎熬。
飲冰不待夕,驅馬凌晨皋。
及此督簿書,游詞出狴牢。
門墻見狼狽,案牘聞腥臊。
探情與之言,變態(tài)如奸猱。
真非既巧飾,偽意乃深韜。
去惡猶農(nóng)夫,稂莠須耘耨。
恢恢布疏網(wǎng),罪者何由逃。
自顧孱鈍姿,利器非能操。
六旬始歸奏,霜落秋原蒿。
寄謝守土臣,努力清郡曹。
須知所甚卑,勿謂天之高。
注釋參考
明舉
(1).公開選拔。 漢 桓寬 《鹽鐵論·相刺》:“諸生所謂中直者,遭時蒙幸,備數(shù)適然耳,殆非明舉所謂,固未可與論治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又州郡徵吏,亦稱為檄,固明舉之義也。”
(2).謂察其情,明其冤?!逗鬂h書·張禹傳》:“歷行郡邑,深幽之處莫不畢到,親録囚徒,多所明舉。吏民希見使者,人懷喜悅。”
公法
公法 (gōngfǎ) 國家的法令 law of state 資產(chǎn)階級法學中指與國家利益有關的法律,如憲法、行政法等。區(qū)別于“私法” public law為我
戰(zhàn)國 時期 楊朱 主張的“損一毫利天下不與,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學說?!睹献印けM心上》:“ 楊子 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舒元輿名句,坊州按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