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方蕩潏,積骸盈破城
出自宋代張?jiān)伞对L周元舉菁山隱居》:
胸次飽丘壑,乃覺軒裳輕。
舉世沈湎時,勇退公早醒。
十年煙雨蓑,手種松杉成。
蒼根郁寒霧,老色入戶庭。
棲心不爭地,似欲畢此生。
那知戎馬際,亦使山房驚。
四海方蕩潏,積骸盈破城。
公豈失策者,獨(dú)留枯槁形。
賊舟會稍遠(yuǎn),請復(fù)安柴荊。
暗泉雜夜雨,稚筍肥晨烹。
起予歸去來,故山今可行。
胡為困羈旅,浩嘆常吞聲。
注釋參考
海方
猶四海。極言廣遠(yuǎn)之地。《隋書·音樂志中》:“業(yè)弘 營 土,聲被海方?!?/p>
蕩潏
水動蕩涌出貌。 明 何景明 《九川行》:“長 江 廣 漢 兩盪潏,濁 涇 清 渭 中縈廻?!?/p>
涌騰起伏。 南朝 齊 張融 《海賦》:“沙嶼相接,洲島相連,東西蕩潏,如滿於天。”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二:“云海方蕩潏,孤鱗安得寧?” 宋 蘇轍 《舟中聽琴》詩:“翻回蕩潏有遺韻,琴意忽忽從此生?!?/p>
積骸
尸骨堆積?!逗鬂h書·酷吏傳序》:“積骸滿穽,漂血千里?!?/p>
破城
攻破城邑。《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 武安君 南挫彊 楚 ,北威 燕 趙 ,戰(zhàn)勝攻取,破城墮邑,不知其數(shù),臣之功不如也。”
張?jiān)擅?,訪周元舉菁山隱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