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印肅《偈頌三十首》:
邪法如冰霜,正道若太陽。
杲日麗天無不照,冰霜仁消洋。
佛說三乘十二部,會來只是一醫(yī)方。
長年有病不尋藥,五千余卷枉施張。
魔王眷屬成群隊,朝夕巴歌作道場。
唯有普庵真實要,同音異口贊吾皇。
稽首摩耶大肚皮,無憂樹下手攀枝。
母子至今無覓處,落花啼鳥示全機。
注釋參考
佛說
謂佛所宣揚的教義。 南朝 梁武帝 《斷酒肉文》之一:“凡出家人,所以異於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經(jīng)所明,信是佛説?!薄缎挛宕贰ぶ苁雷诩o贊》:“吾聞佛説以身世為妄,而以利人為急,使其真身尚在,茍利於世,猶欲割截,況此銅像,豈其所惜哉?” 蘇曼殊 《寄調(diào)箏人》詩之一:“禪心一任蛾眉妒,佛説原來怨是親。”
三乘
三乘車。每乘四馬。 殷 商 時為下大夫的儀制?!抖Y記·少儀》:“貳車者,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鄭玄 注:“此蓋 殷 制也?!?/p>
(1).佛教語。一般指小乘(聲聞乘)、中乘(緣覺乘)和大乘(菩薩乘)。三者均為淺深不同的解脫之道。亦泛指佛法?!段簳め尷现尽罚骸俺醺藶樾〕?,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俢六度。雖階三乘,而要由修進萬行,拯度億流,彌歷長遠,乃可登佛境矣?!薄段饔斡洝返诙兀骸懊钛萑私蹋⑷f法全。” 潘飛聲 《甘露寺》詩:“荒苔佛座參三乘,老樹僧房坐六朝?!?/p>
(2).道教語。謂以 元始天尊 所傳為大乘上法,屬洞真部;以 靈寶天尊 所傳為中乘中法,屬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傳為小乘初法,屬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詳觀四輔?!?/p>
十二
(1).十分之二?!妒酚洝じ咦姹炯o》:“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裴骃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吨芏Y·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薄稘h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 顏師古 注:“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p>
(3).形容數(shù)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氣出表里?!眳⒁姟笆?。”
只是
只是 (zhǐshì) 僅僅是 merely;simply;only 我來找你,沒有什么要緊的事兒,只是拉拉家常罷了 但是 but then;however 他的作業(yè)全做對了,只是字寫得不夠端正醫(yī)方
(1).醫(yī)生和方士。《史記·貨殖列傳》:“醫(yī)方諸食技術(shù)之人,焦神極能,為重糈也?!?/p>
(2).醫(yī)術(shù),醫(yī)道。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醫(yī)方之事,取妙極難。”《通志·總序》:“醫(yī)方則有脈經(jīng),有灸經(jīng),有本草,有方書,有炮炙,有病源,有婦人,有小兒?!?/p>
(3).醫(yī)書;醫(yī)療處方?!侗笔贰に囆g(shù)傳下·許智藏》:“祖 道幼 ,常以母疾,遂覽醫(yī)方,因而究極,時號名醫(yī)?!?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 太宗 閲醫(yī)方,見《明堂圖》,人五臟之系咸附於背……乃詔不得笞背?!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八六回:“人家請了 上??h 官醫(yī)來,評論他的醫(yī)方,指出他藥不對癥的憑據(jù),便要去告他?!?/p>
釋印肅名句,偈頌三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