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無能,山僧不會,誰誤檀那舉請哉
出自宋代劉克莊《沁園春(癸卯佛生翼日,將戟,夢中有作。既醒,但易數(shù)字)》:
有個頭陀,形等枯株,心猶死灰。
幸春山筍賤,無人爭吃,夜爐芋美,與客同煨。
何處幡花,忽相導引,莫是天宮迎赴齋。
又疑道,向毗耶城里,講席初開。
。
這邊尚自徘徊。
笑那里紛紛早見猜。
有尊神奮杵,拳粗似缽,名緇豎拂,喝猛如雷。
老子無能,山僧不會,誰誤檀那舉請哉。
山中去,便百千億劫,休下山來。
注釋參考
老子
老子 (Lǎozǐ) 中國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曾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書的史官),后隱退著《老子》一書。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道”,認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是產(chǎn)生整個物質(zhì)世界的總根源。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轉(zhuǎn)化。政治上他主張“無為”,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回到“小國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Laozi 老子 (lǎozi) 父親 father 老年男子的自稱。即老夫 I;me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無能
無能 (wúnéng) 毫無能力 disablement 腐敗無能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p>
(2).僧人自稱的謙詞?!段鍩魰しㄑ圩凇ち_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不會
(1).不領(lǐng)會;不知道。 唐 元稹 《進田弘正碑文狀》:“臣若茍務文章,廣徵經(jīng)典,非唯將吏不會,亦恐 弘正 未詳。” 宋 周邦彥 《南鄉(xiāng)子》詞:“不會沉吟思底事,凝眸,兩點春山滿鏡愁?!?/p>
(2).不可能。 明 康湋川 《粉蝶兒·寄壽康對山太史》套曲:“也不索門栽五柳,也不索湖泛扁舟,利和名自不會掛心頭。” mao{1~1}澤{1*1}東 《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這樣做,基本方向是不會錯的。”
(3).謂不以時朝見天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或如 唐太宗 之責 尉遲恭 以 漢高 故事,或如 漢文 之責 吳 不會而賜杖以愧之,亦保全之一道也?!?/p>
檀那
(1).梵語音譯。施主?!都魺翕旁挕の淦届`怪靈》:“檀那一去寺久荒,清宵賦詠來諸郎?!?清 黃遵憲 《櫻花歌》:“繖張胡蝶衣哆囉,此呼奧姑彼檀那。” 錢仲聯(lián) 注:“《翻譯名義集》:‘檀那者,《要覽》曰:梵語陀那鉢底, 唐 言施主,今稱檀那,訛陀為檀,去鉢底留那也?!度毡緡尽W術(shù)志》注:‘稱男子為檀那,則用梵語也?!?/p>
(2).梵語音譯。布施。 唐 顏真卿 《撫州寶應寺翻經(jīng)臺記》:“檀那衣鉢,悉力經(jīng)綸,不日復之,周邦仰仁。”《翻譯名義集·辨六度法》:“《法界次第》云: 秦 言布施,若內(nèi)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心中捨法,能破慳貪,是為檀那?!?/p>
劉克莊名句,沁園春(癸卯佛生翼日,將戟,夢中有作。既醒,但易數(shù)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