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如凈《頌古五首》:
一橈劈口虛空破,三點(diǎn)驢頭覆卻船。
父子至今俱不了,江湖波浪錯流傳。
注釋參考
劈口
立即張口。 明 湯顯祖 《南柯記·得翁》:“那時千歲劈口應(yīng)説:親家翁職守北土,音問不絶?!?葉圣陶 《倪煥之》一:“ 煥之 心里有點(diǎn)生氣,劈口就回說電報這一行沒有什么干頭?!?/p>
虛空
虛空 (xūkōng) 心中無著落 hollow三點(diǎn)
(1).舊時以更計時,一夜五更,每更分三點(diǎn)。 唐 杜甫 《至日遣興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詩之一:“去歲茲辰捧御牀,五更三點(diǎn)入鵷行?!?唐 李商隱 《夜半》詩:“三更三點(diǎn)萬家眠,露欲為霜月墮煙。”《元史·兵志四》:“其夜禁之法,一更三點(diǎn),鐘聲絶,禁人行;五更三點(diǎn),鐘聲動,聽人行。”
(2).指古 印度 婆羅謎字體表示i-(kara)的字母。原寫作不縱不橫的三個點(diǎn),后在吐火羅語中作三個“c”字形,故稱“三點(diǎn)”。佛教借此三點(diǎn)不縱不橫的三角關(guān)系,以喻教義。一般指《涅槃經(jīng)》所說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脫德。天臺宗亦因以指空、假、中?!抖鼗妥兾募そ的ё兾摹罚骸皶c(diǎn)於真原,凈六塵於人境。” 前蜀 貫休 《聞大愿和尚順世》詩之三:“若游三點(diǎn)外,爭把七賢平。” 清 龔自珍 《釋二門三點(diǎn)同異》:“二門三點(diǎn),有二種釋。先釋二門,止、觀是。乃釋三點(diǎn),空、假、中是。”
驢頭
亦作“ 驢馬頭 ”。詈詞。 元 無名氏 《黃花峪》第四折:“叵奈無徒歹禽獸,摘心肝扭下這驢頭,與俺那 梁山泊 宋公明 為案酒?!薄端疂G傳》第九三回:“二百餘人,殺個盡絶。只被 于玉麟 、 盛本 望斜刺里死命撞出去了。 魯智深 道:‘留下兩個驢頭罷!等他去報信。’”《水滸傳》第一一九回:“若不是俺哥哥 宋公明 時,你這兩個驢馬頭,早被 方臘 已都砍下了?!?/p>
釋如凈名句,頌古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開心糖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