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言外無余旨,苦更研朱沈洗心
出自宋代程公許《九月晦齋宿太一宮都監(jiān)姚高士示劉長翁及沁仲》:
成擾東華車馬塵,煙霞何日拂衣襟。
空花想銷浮反念,枯木猶能發(fā)至音。
白鶴不來紅日暮,金鱗自躍碧潭深。
五千言外無余旨,苦更研朱沈洗心。
注釋參考
五千言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老子 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終?!焙笠浴拔迩а浴睘?老子 《道德經(jīng)》的代稱。 唐 白居易 《養(yǎng)拙》詩:“迢遙無所為,時窺五千言?!?宋 姜夔 《永遇樂·次韻辛克清先生》詞:“五千言,老來受用,肯教造物兒戲。” 魯迅 《集外集·<奔流>編校后記》:“ 老聃 作五千言, 釋迦 有 恒河 沙數(shù)說,也還是東洋人中的‘好事之徒’也?!?/p>
余旨
指未充分顯露的內(nèi)容。 宋 曾鞏 《與杜相公書》:“用心於載籍之文,以求古人之緒言餘旨,以自樂於環(huán)堵之內(nèi),而不亂於貧賤之中?!?/p>
洗心
(1).洗滌心胸。比喻除去惡念或雜念?!兑住だM辭上》:“圣人以此洗心?!薄端囄念惥邸肪砣?漢 董仲舒 《士不遇賦》:“退洗心而內(nèi)訟,固亦未知其所從。” 唐 徐浩 《寶林寺作》詩:“洗心聽經(jīng)論,禮足蠲兇災?!?明 李東陽 《洗句亭》詩:“洗句復洗句,洗句先洗心?!?梁啟超 《澳亞歸舟雜興》詩之二:“盪胸海風和霞吸,洗心天樂帶濤聽。”
(2).比喻改過自新?!逗鬂h書·隗囂傳》:“今臣之事,在於本朝,賜死則死,加刑則刑。如遂蒙恩,更得洗心,死骨不朽。”《舊唐書·僖宗紀》:“如 王仙芝 及諸賊頭領(lǐng)能洗心悔過,散卒休兵,所在州府投降,便令具名聞奏,朝廷當議奬升。” 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夜里又做一篇,原想嬉皮笑臉,而仍劍拔弩張,倘不洗心,殊難革面,真是嗚呼噫嘻,如何是好。”
程公許名句,九月晦齋宿太一宮都監(jiān)姚高士示劉長翁及沁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