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茲煙燼高,難試膚與發(fā)
出自宋代鄭剛中《學(xué)山野燒異常登高泮宮如在火池中間泮師率諸》:
傳道官頗清,防患計(jì)微拙。
學(xué)宮墻外草,十里望不絕。
芟除失豫備,滋蔓久盤結(jié)。
野燒因風(fēng)起,四垣具烈烈,堂上簾低垂,飛灰如落雪。
夭矯逼檐檻,流熛向門闃。
何但光孔圣,亦已照十哲。
諸生固猝猝,矩步未敢越。
相與望而畏,鹿駭驚鷗決。
似聞先生窘。
書簏自提挈。
傾盆漿一空,戛斧羔亦竭。
勢過萬輿薪,杯水謾毫未。
頗欲伏忠信,石壁驗(yàn)莊列。
顧茲煙燼高,難試膚與發(fā)。
護(hù)持終有物,遠(yuǎn)近同撲滅。
趨涼尋木陰,氣定始焦渴。
三日冷官門,炙手猶可熱,先生聽我言,事細(xì)不堪忽。
佧薪與去草,此理同一轍。
勿謂草今無,火過茅已茁。
注釋參考
煙燼
亦作“煙燼”。1.煙和灰燼。《列子·黃帝》:“有一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物?!?晉 葛洪 《抱樸子·清鑒》:“ 伯喈 識絶音之器於煙燼之餘; 平子 剔逸響之竹於未用之前?!?唐 劉知幾 《史通·自敘》:“儻使 平子 不出, 公紀(jì) 不生,將恐此書與糞土同捐,煙燼俱滅?!?/p>
(2).燒成煙燼。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東序煙燼於委灰,生民燋淪於淵火?!?/p>
(3).指火焚之后的殘余物。 北周 庾信 《賀新樂表》:“經(jīng)綸圖籍,校讐煙燼?!?/p>
鄭剛中名句,學(xué)山野燒異常登高泮宮如在火池中間泮師率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方塊沖刺跑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