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足材具,社櫟復(fù)何營
出自宋代程公許《送別長翁制干制赴審察》:
戎幕接談笑,薦函聊姓名,自憐風(fēng)退鹢,快見浪翻鯨。
知己方面軍圖任,聊鑣夐有勞。
明堂足材具,社櫟復(fù)何營。
注釋參考
明堂
明堂,明唐 (míngtáng,míngtáng) 〈方〉∶打曬糧食的場地;院子 courtyart;ground for drying grains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的地方 palace (in ancient times, a place for an emperor to declare punishment and prize or instructions)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稑犯娂つ咎m詩》材具
才能。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古體下》:“以 宣城 材具,而篇什寥寥,他可知已。”《韜奮文集·信箱》附 吳凱 《面包和人材》:“如果集會成立了,沒有有材具的人去主持,那末豈不成為一個名不副實的幌子嗎?”
社櫟
《莊子·人間世》:“ 匠石 之 齊 ,至乎 曲轅 ,見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曰:﹞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后以“社櫟”謂里中不材之木。喻無所可用。 宋 李綱 《謝瓊林苑賜御筵表》:“伏念臣社櫟散材,康瓠小器,力學(xué)粗知於忠義,逢時竊意於功名。” 宋 陸游 《家園小酌》詩:“池魚往者憂奇禍,社櫟終然幸散材?!?清 趙翼 《樹海歌》:“惜哉路險運難出,僅與社櫟同全生?!?/p>
程公許名句,送別長翁制干制赴審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