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老斟量,謫仙襟度,子不容范亞父
出自元代張可久《【中呂】朝天子_箏手愛卿丹》:
箏手愛卿。
。
丹山鳳鳴,黃云雁影,笙歌罷簾幃靜。
纖纖香玉扣紅冰,一曲伊川令。
院體瓊瓊,秋水盈盈,不由人不愛卿。
有情,月明,酬我西湖興。
。
。
水晶斗杯。
。
小奴,捧出.照見纖纖玉。
一方寒碧碾冰壺,印萬斛葡萄綠。
米老斟量,謫仙襟度,子不容范亞父。
醉余,喚取,蕭賓客題詩去。
。
。
讀永嘉孝女丁氏盧氏傳為賦。
。
丁氏捕魚,盧娘跨虎,千古傷心處。
事親盡孝死何如?廟貌臨江渚。
男子狂圖,不養(yǎng)父母,反不如之二女。
掩書,嘆吁,歸守先人墓。
。
。
題馬昂夫《扣舷余韻》卷首。
。
酒邊,扣舷,一曲《涼州遍》。
洞簫吹月鏡中天,似寫黃岡怨。
自貶坡仙,風(fēng)流不淺,鶴飛來又幾年。
題花錦箋,采蓮畫船,歸賽西湖愿。
。
。
注釋參考
斟量
酌量;估量。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作豉法》:“布豆尺寸之?dāng)?shù),蓋是大率中平之言矣。冷即須微厚,熱則須微薄,尤須以意斟量之。” 宋 王安石 《與沉道原書》之一:“見 黃吉父 ,説四姐甚瘦悴,恐久蔬食而然,切須斟量,勿使成疾。”
謫仙
亦作“ 謫僊 ”。1.謫居世間的仙人。常用以稱譽才學(xué)優(yōu)異的人?!赌淆R書·高逸傳·杜京產(chǎn)》:“ 永明 中 會稽 鐘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養(yǎng)鼠數(shù)十頭,呼來即來,遣去便去。言語狂易。時謂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壺吟》:“世人不識 東方朔 ,大隱 金門 是謫仙?!?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吳彩鸞所寫之書》:“ 吳彩鸞 ,世傳謫仙也?!?/p>
(2).專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師,舍於逆旅。 賀監(jiān) 知章 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fù)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shù)四,號為‘謫仙’。” 唐 韓愈 《石鼓歌》:“ 少陵 無人 謫僊 死,才薄將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詩:‘ 黃鶴樓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p>
(3).借指被謫降的官吏。 唐 劉禹錫 《寄唐州楊八歸厚》詩:“謫仙年月今應(yīng)滿,戇諫聲名眾所知。”
見“ 謫仙 ”。
襟度
襟度 (jīndù) 胸襟;胸懷度量 mind不容
不容 (bùróng) 不許;不讓 do not allow 不容置疑(不容許有什么懷疑) 不容許存在;不接納(為世所不客) not allow exist亞父
亞父 (yàfù) 敬稱,表示僅次于父 under father 亞父受玉斗。——《史記·項羽本紀(jì)》又 欲與亞父。張可久名句,【中呂】朝天子_箏手愛卿丹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