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黃升《酹江月/念奴嬌》
玉林何有,有一彎蓮沼,數(shù)間茅宇。斷塹疏籬聊補(bǔ)葺,那得粉墻朱戶。禾黍秋風(fēng),雞豚曉日,活脫田家趣??蛠聿枇T,自挑野菜同煮。多少甲第連云,十眉環(huán)座,人醉黃金塢。回首邯鄲春夢(mèng)破,零落珠歌翠舞。得似衰翁,蕭然陋巷,長作溪山主。紫芝可采,更尋巖谷深處。
注釋參考
玉林
(1).仙境中的森林?!稌x書·慕容超載記》:“始知天族多奇,玉林皆寶。” 唐 曹唐 《小游仙》詩之七:“宮闕重重閉玉林, 崑崙 高闢彩云深?!?/p>
(2).謂積雪的樹林。 唐 韋應(yīng)物 《溫泉行》:“玉林瑤雪滿寒山,上昇玄閣游絳煙?!?元 歐陽玄 《灞橋風(fēng)雪圖》詩:“玉林琪樹路漫漫,驢上凌兢兩袖寒?!?/p>
(3).樹林的美稱。 明 何景明 《畫鶴賦》:“朝翱翔於玉林,夕飲啄乎丹泉。” 明 謝讜 《四喜記·瓊英閨悶》:“ 長門 春靜, 昭陽 天杳,愁見玉林晴曉?!?明 金白嶼 《一枝花·題姚秋澗市隱園》套曲:“玉林滿耳秋聲戰(zhàn),帶 瀟 湘 萬頃煙?!?/p>
何有
(1).有什么。《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鄭玄 箋:“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晉 潘尼 《贈(zèng)陸機(jī)出為吳王郎中令》詩:“ 崐山 何有?有瑤有珉?!?/p>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難?!墩撜Z·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難?!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巴跞绾秘?,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漢 袁康 《越絕書·計(jì)倪內(nèi)經(jīng)》:“王審用臣之議,大則可以王,小則可以霸,於何有哉?”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一:“意氣傾人命,離隔復(fù)何有?”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憐惜、不愛重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惡,唯力是視,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 蒲 狄 乎!” 楊伯峻 注:“何有,古人習(xí)語,意義隨所施而異,此謂心目中無之也。”《呂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將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其視卿相王侯與其國封邸第,曾不若脫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關(guān)?!蹲髠鳌ふ压四辍罚骸?祁氏 私有討,國何有焉?” 杜預(yù) 注:“言討家臣,無與國事。”《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顛, 瑤 何有焉?”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茍其人之惡,則於銘乎何有?”
(5).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顧慮、不在乎?!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吉 若獲戾,子將行之,何有於諸 游 ?” 楊伯峻 注:“言不必顧慮 游氏 諸人?!?明 李贄 《與周友山》:“士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廢棄歟?” 魯迅 《熱風(fēng)·反對(duì)“含淚”的批評(píng)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卻未必都如此不凈;倘竟如此不凈,則即使‘授受不親’后來也就會(huì)‘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時(shí)便是一部《禮記》,也即等于《jin{1*1}瓶{1*1}梅》了,又何有于《蕙的風(fēng)》?”
(6).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得?!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矮@ 晉侯 ,以厚歸也;既而喪歸,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預(yù) 注:“何有猶何得。”
(7).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有。《文選·木華<海賦>》:“弘往納來,以宗以都。品物類生,何有何無?” 李善 注:“言諸品物以類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無?言其多也?!?/p>
(8).哪里有,豈有。 漢 張衡 《西京賦》:“澤虞是濫,何有春秋?”《后漢書·賈琮傳》:“刺史當(dāng)遠(yuǎn)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吳承恩 《贈(zèng)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歲之水也,洪濤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與賦哉!”
蓮沼
(1).蓮池,蓮塘。 唐 高正臣 《晦日重宴》詩:“水葉分蓮沼,風(fēng)花落柳枝。” 明 劉基 《夏日雜興》詩之二:“風(fēng)軒自舞蒼筤竹,蓮沼雙游赤鯉魚。”
(2).蓮幕。 唐 李商隱 《為同州張?jiān)u事潛謝辟啟》之一:“府稱蓮沼,慙無倚馬之能;地號(hào)云門,竊有化龍之勢(shì)?!眳⒁姟?蓮幕 ”。
黃升名句,酹江月/念奴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