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瘡,汗滴血
出自元代馬鈺《清心鏡 贈鐵李先生》:
隴西公,苦得別。
六月爐頭,掉錘打鐵。
養(yǎng)渾家、都要清閑,獨自受炙*。
火燒瘡,汗滴血。
萬苦千辛,何時是徹。
馬風(fēng)風(fēng)、誘引回頭,向道
注釋參考
火燒瘡
病名。即灼傷?!短綇V記》卷二二○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火燒瘡無出醋泥,甚驗……遽以醋泥傅之,至?xí)圆煌?,亦無瘢痕?!?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百工醫(yī)技》:“火燒瘡,醋泥傅之甚妙。”
滴血
(1).舊時用血辨別親屬真?zhèn)沃?。?jù)說至親之血,共滴水中則相凝合,驗尸時,以生者之血滴死者骨上則滲入。 清 趙翼 《陔馀叢考·滴血》:“驗尸有滴血之法,其來已久……然則滴血之法,其起于六朝歟?”參見“ 滴骨親 ”。
(2).指杜鵑的啼鳴。相傳杜鵑啼至滴血乃止。 唐 陸龜蒙 《子規(guī)》詩:“高處已應(yīng)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 唐 韓偓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詩:“ 蜀 魄未歸長滴血,祇應(yīng)偏滴此叢多?!?/p>
馬鈺名句,清心鏡 贈鐵李先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