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無大蘇手,對之有慚色
出自宋代項(xiàng)安世《月硯屏》:
云從林末起,水繞山根發(fā)。
古道無行人,疏星伴明月。
不知幾千年,寶畫閟巖穴。
郁盤不可耐,飛人蒼崖骨。
春霆震陰洞,釜首快一劃。
鏗然墮人間,世世瑞文籍。
自從歐公來,百載今又獲。
當(dāng)時硯屏歌,謫仙傾坐客。
前人儻可驗(yàn),此美未易測。
吾叔舊不癡,根蒂厚所殖。
定為子孫慶,可但幾案飾。
恨無大蘇手,對之有慚色。
注釋參考
大蘇
大蘇 (Dàsū) [ Sūshì —the eminent writer in Song Dynasty] 即蘇軾,字子瞻,號東坡。他和他父親蘇洵(稱老蘇)、弟弟蘇轍(稱小蘇)均是宋代著名文學(xué)家,合稱“三蘇”慚色
亦作“慙色”。羞愧的臉色。《韓詩外傳》卷一:“ 子貢 逡巡,面有慙色,不辭而去?!薄稌x書·何充傳》:“ 充 對曰:‘陛下龍飛,臣 冰 之力也。若如臣議,不覩升平之世?!塾袘L色?!?宋 沉作喆 《寓簡》卷十:“吾視花有慚色也。” 清 侯方域 《太子丹論》:“其死也,將下見其始祖 召公奭 於九原,即引而進(jìn)之 周 之先 文王 、 武王 之側(cè),亦豈有慚色哉!”
項(xiàng)安世名句,月硯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