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黻《兀兀棲精廬》:
兀兀棲精廬,青山日相對。
靜照年少非,動虞壯士悔。
耕鋤計已晚,畚筑力猶耐。
夜臥司馬衾,晨餐魯直菜。
自計清廟修,誰知圜壁壞。
人情春水波,世事寒云態(tài)。
直道叢百謫,孤蹤繞群吠。
拘累僒形骸,憂危積肝肺。
逢人口即瘖,出戶足如礙。
周程儼范模,劉張遺謦欬。
滌垢學歸愚,達增務韜晦。
志苦秋不磨,發(fā)白春匪載。
采菊聊傾觴,延蘭可紉佩。
官{饃莫換鬼}乏三月,家書隔千載。
楚語欲聽慣,峒關驚未潰。
冥冥瘴務間,冋冋靈光在。
莫揮感時淚,山水怡吾愛。
注釋參考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開筑,北起 九原 (今 內(nèi)蒙古 包頭市 西北),南至 云陽 (今 陜西 淳化 西北),是聯(lián)結 關中 平原與 河套 地區(qū)的主要通道?!妒酚洝っ商窳袀髡摗罚骸拔徇m北邊,自 直道 歸,行觀 蒙恬 所為 秦 筑 長城 亭障,塹山堙谷,通 直道 ,固輕百姓力矣?!薄缎旅裢韴蟆?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來是一條專供軍隊大規(guī)模進攻的寬闊大道……全長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開山,遇溝填溝,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張衡傳》:“帝上 太行 ,開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薄段簳ぬ婕o》:“車駕將北還,發(fā)卒萬人治直道?!?/p>
(3).猶正道。指確當?shù)牡览?、準則?!抖Y記·雜記》:“其餘則直道而行之是也?!薄俄n非子·三守》:“然則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見,而忠直日疏。” 唐 呂巖 《促拍滿路花》詞:“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難?!薄抖膛陌阁@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嘆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終不可行!’”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五:“‘犯而不?!撬〉?,‘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p>
百謫
亦作“ 百適 ”。百次譴責。古時官吏受百次譴責即被免職?!稘h書·游俠傳·陳遵》:“﹝ 遵 ﹞又日出醉歸,曹事數(shù)廢。西曹以故事適之,侍曹輒詣寺舍白 遵 曰:‘ 陳 卿今日以某事適?!?遵 曰:‘滿百乃相聞。’故事,有百適者斥,滿百,西曹白請斥?!?顏師古 注:“適,讀曰‘讁’。” 宋 陸游 《病后作》詩:“骨相坐一寒,仕宦經(jīng)百謫?!?/p>
孤蹤
亦作“ 孤蹤 ”。1.孤單。 明 楊慎 《存歿絕句·安公石》:“一疾緣醫(yī)誤,孤蹤住世慵?!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孝宗隆興元年》:“今臣以孤蹤,動輙掣肘,將安用之?”《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見他孤蹤,時常煨了茶送在他房里,陪著説話到一二更天?!?/p>
(2).孤獨的蹤跡;前人遺跡。 明 王世貞 《鳴鳳記·林遇夏舟》:“黃沙邊地,孤蹤久淹滯,霜徑秋容老。” 明 屠隆 《綵毫記·汾陽報恩》:“寂寞遙天戰(zhàn)玉龍,板扉人不到,掩寒松。路迷樵徑斷孤蹤,修竹里,一縷炊煙濃。”
見“ 孤蹤 ”。
劉黻名句,兀兀棲精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