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竿《集君山》:
生平豪氣老難降,南山中分嘆此江。
多病能消山屐幾,清游幸尾使旌雙。
天連遠水碧千里,云護夕陽紅半窗。
繾綣主人留客意,船頭昏鼓又逢逢。
注釋參考
病能
見“ 病態(tài) ”。
山屐
登山用的木屐。語出《南史·謝靈運傳》:“﹝ 謝靈運 ﹞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后齒。” 唐 劉長卿 《送嚴維赴河南》詩:“山屐留何處,江帆去獨翻?!?/p>
游幸
指帝王或后妃出游?!侗笔贰と腹鈧鳌罚骸癌z陛下﹞專薦郊廟,止決大政,輔神養(yǎng)和,簡息游幸,則率土屬賴,含生仰悅矣?!?宋 蘇轍 《乞御制集敘狀》:“而復厲精庶政,親決萬機,故其游幸無益之文,見存無幾?!薄都t樓夢》第十七回:“待貴妃游幸時,再請定名,豈不兩全?”
(1).指帝王出游?!段簳勾粋鳌罚骸坝终h帝數(shù)出游幸,號令部曲,別為行陣?!?宋 蘇舜欽 《游洛中內(nèi)》詩:“早晚金輿此游幸,鳳樓前后看山河。” 明 馮夢龍 《女丈夫·隋帝南巡》:“萬乘之尊,豈可輕身游幸?”
(2).泛指游樂。 元 李文蔚 《圯橋進履》第一折:“我是箇道童,道法又不精,在山中閑游幸。”
吳竿名句,集君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