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而今登樓攬鏡,事機頻誤
出自宋代劉克莊《賀新郎·國脈微如縷》:
實之三和有憂邊之語,走筆答之。
國脈微如縷。
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試看取當年韓五。
豈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驪山母。
談笑起,兩河路。
。
少時棋柝曾聯(lián)句。
嘆而今登樓攬鏡,事機頻誤。
聞說北風吹面急,邊上沖梯屢舞。
君莫道投鞭虛語,自古一賢能制難,有金湯便可無張許?快投筆,莫題柱。
注釋參考
而今
而今 (érjīn) 現(xiàn)在,目前 now 而今邁步從頭越?!猰ao{1~1}澤{1*1}東《憶秦娥·婁山關》登樓
(1).上樓。 南朝 宋 謝靈運 《南樓中望所遲客》詩:“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宋 戴復古 《無策》詩:“老覺登樓懶,心知涉世疎?!薄痘ㄔ潞邸返谑兀骸?荷生 道:‘正是,我們何不登樓一望。’”
(2).指 漢 末 王粲 避亂客 荊州 ,思歸,作《登樓賦》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五:“羣盜哀 王粲 ,中年召 賈生 。登樓初有作,前席竟為榮?!?宋 陸游 《秋望》詩:“一樽莫恨盤飧薄,終勝登樓憶故鄉(xiāng)?!?金 元好問 《鄧州城樓》詩:“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誰解賦登樓?!?元 戴良 《懷宋庸庵》詩:“ 祖逖 念時空擊檝, 仲宣 多難但登樓?!眳⒁姟?登樓賦 ”。
(3).特指登上御樓,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儀式之一種。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二年三月》:“陛下還京,登樓肆赦,則天下之人,盡皆遷善遠罪?!薄端问贰ざY志二十》:“﹝御樓肆赦﹞其日,刑部録諸囚以俟。駕還至 宣德門 內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樓御坐,樞密使、宣徽使侍立,仗衛(wèi)如儀?!薄端问贰分疽弧罚骸敖窠检攵Y畢,登樓肆赦,然后還宮?!薄端问贰分径罚骸盎实蹥w大次奏《定安》,登樓禮成奏《圣安》,駕回奏《采茨》。”
攬鏡
持鏡;對鏡?!稌x書·王衍傳》:“然心不能平,在車中攬鏡自照,謂 導 曰:‘爾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矣?!?宋 劉克莊 《賀新郎·答實之》詞:“少時棋柝曾聯(lián)句,嘆而今、登樓攬鏡,事機頻誤?!?梁啟超 《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五節(jié):“攬鏡華髮,據鞍髀肉,蹉跎歲月,何以為情?!?/p>
事機
(1).古代軍事術語。指在戰(zhàn)爭中用來損害敵方的計謀?!秴亲印ふ搶ⅰ罚骸胺脖兴臋C:一曰氣機,二曰地機,三曰事機,四曰力機……善行間諜,輕兵往來,分散其眾,使其君臣相怨,上下相咎,是謂事機?!?/p>
(2).行事的時機?!度龂尽の褐尽ぬ锂爞鳌贰?虞 自出祖而遣之” 裴松之 注引《先賢行狀》曰:“ 疇 因説 虞 曰:‘今帝主幼弱,姦臣擅命,表上須報,懼失事機?!?唐 吳兢 《貞觀政要·任賢》:“ 勣 ( 李勣 )每行軍,用師籌算,臨敵應變,動合事機?!?馮自由 《辛亥革命貴州光復紀實》:“學社諸首領認為事機成熟,即照原定計畫分路活動,剋期大舉?!?/p>
(3).猶機要;機密?!抖膛陌阁@奇》卷四:“若是洩露了事機,不惟無益,反致有害?!薄赌鹾;ā啡幕兀骸版j聲一發(fā)驚動大眾,事機更顯露了,如何使得!”
劉克莊名句,賀新郎·國脈微如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