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無慚德,三龍合效靈
出自宋代戴復(fù)古《蘄州厲使君七夕祈雨》:
樽俎忘佳節(jié),衣冠肅廣庭。
為民祈一雨,何暇賞雙星。
五馬無慚德,三龍合效靈。
前山好云氣,早已動雷霆。
注釋參考
五馬
五馬 (wǔmǎ) 太守的代稱 official of a county 五馬立踟躕。——《樂府詩集·陌上?!?h3>慚德亦作“慙德”。因言行有缺失而內(nèi)愧于心?!稌ぶ衮持a》:“ 成湯 放 桀 于 南巢 ,惟有慙德,曰:‘予恐來世以臺為口實?!薄逗鬂h書·郭太傳》:“﹝ 蔡邕 ﹞謂 涿郡 盧植 曰:‘吾為碑銘多矣,皆有慙德,唯 郭有道 無愧色耳。’” 唐 李白 《與賈少公書》:“方之二子,實有慚德,徒塵忝幕府,終無能為?!?章炳麟 《中華民國解》:“其素性貪饕,以苞萱為應(yīng)有,慙德在躬,即無以廉問羣吏?!?/p>
三龍
(1).三條龍。 漢 焦贛 《易林·豐之需》:“三龍北行,道逢六狼?!?/p>
(2).喻三位杰出者。喻 漢 初三杰 張良 、 蕭何 、 韓信 。 唐 馬總 《意林》附編引《裴氏新語》:“ 漢祖 驂三龍而乘云路,振長策而驅(qū)天下。三龍,人杰也。”
(3).喻三位杰出者。喻 漢 代 蔡邕 、 崔寔 、 許受 。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人事》:“ 蔡邕 、 崔寔 號‘并鳳’,又與 許受 號‘三龍’。”
(4).喻三位杰出者。喻 宋 代 孫逢吉 、 孫逢年 、 孫逢辰 ?!端问贰O逢吉傳》:“ 孫逢吉 字 從之 ……弟 逢年 、 逢辰 ,皆有文學(xué)行義,時稱‘孫氏三龍’?!?/p>
(5).喻 三國 時 魏 蜀 吳 三國。 唐 李白 《留別金陵諸公》詩:“海水昔飛動,三龍紛戰(zhàn)爭?!?王琦 注:“三龍, 蜀 、 魏 、 吳 ?!?/p>
效靈
亦作“効靈”。顯靈。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晷緯昭應(yīng),山瀆效靈?!?明 陶宗儀 《輟耕錄·敘畫》:“古先圣王受命應(yīng)録,則有龜字効靈,龍圖呈寳。” 清 孫惠 《浚河行》:“璧馬於今不效靈,風(fēng)濤簸蕩連樓櫓。”
戴復(fù)古名句,蘄州厲使君七夕祈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字體專家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