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查
出自宋代吳潛《示慧開禪師頌二首》:
黑山心歷歷,金殿口巴巴。
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查。
注釋參考
漁父引
詞牌名,本為 唐 教坊曲名。單調(diào)十八字,三句三平韻。亦稱“ 漁父行 ”。 唐 元結(jié) 《系樂府·欸乃曲》:“遺曲今何在?逸為《漁父行》。”
怎得
猶安得,怎么能夠得到。 宋 周邦彥 《還京樂》詞:“怎得青鸞翼,飛歸教見憔悴。”
怎么,如何?!都t樓夢(mèng)》第三三回:“既説不知,此人那紅汗巾子怎得到了公子腰里?”
波查
(1).本指困苦、危害。后泛指艱辛;磨折。 唐 呂巖 《敲爻歌》:“報(bào)賢良,休慕顧,性命機(jī)關(guān)須守護(hù)。若還缺一不芳菲,執(zhí)著波查應(yīng)失路?!?元 柯丹邱 《荊釵記·遣音》:“一心要傳遞佳音,不憚路途波查?!?清 洪昇 《長生殿·埋玉》:“事出非??绑@詫,已痛兄遭戮,奈臣妾又受波查?!?/p>
(2).嘆詞。 明 湯顯祖 《邯鄲記·死竄》:“波查,禍起天來大,怎泣奏當(dāng)今鸞駕?” 清 李玉 《牛頭山》第三出:“説什么炮鳳烹龍鼎食華酒也,波查,莫浪夸?!?/p>
吳潛名句,示慧開禪師頌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