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覯《中春苦雨書懷》:
春秋書大雨,三日已為霖。
如何方春時,終月常積陰。
淙空若泉瀉,盪地成淵深。
曾無書夜別,顧恐山岳沈。
疑是天上河,底漏不可禁。
傍無女媧石,欲補(bǔ)難為針。
又疑坎宮水,陽曜所不臨。
何等大鬼物,戲把北斗斟,誰籠三足烏,冷臥空桑林。
勾芒失權(quán)柄,羞恥啼盈襟。
枉殺幾樹花,恣許泥土浸。
或云天有意,欲使誅荒淫。
田谷彼何罪,芽穎當(dāng)森森。
一粒且漂溺,不啻千黃金。
路絕吊客行,餒我憂巢禽。
風(fēng)聲怒打屋,寒氣獰穿衾。
況我出山遠(yuǎn),久次茲江潯。
嗟嗟歲月晚,悠悠金玉音。
無聊但詼笑,有得還歌吟。
莫怪旅愁甚,旅人千萬心。
注釋參考
春秋
春秋 (chūnqiū) 一年,四季 a year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对姟旐灐らs宮》 幾度風(fēng)雨,幾度春秋 年齡 age 我國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國各諸侯國爭霸的時代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史書名。儒家經(jīng)典之一,相傳孔子根據(jù)魯國的編年史修訂而成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大雨
(1).降雨量較大的雨。亦指下大雨。《春秋·隱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史記·陳涉世家》:“會天大雨,道不通。”
(2).現(xiàn)我國氣象觀測規(guī)定,一小時內(nèi)的雨量在8.0毫米以上的雨,或二十四小時內(nèi)的雨量為25.0--49.9毫米的雨為大雨。
三日
(1).三天。《易·蠱》:“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p>
(2).一個月的第三天。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zhì)書》:“二月三日, 丕 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fù)四年?!?/p>
(3).指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 晉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詩:“聊為三日游,方駕結(jié)龍旂?!?/p>
李覯名句,中春苦雨書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