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朱淑真《初夏》:
枝上渾無一點春,半隨流水半隨塵。
柔桑欲椹吳蠶老,稚筍成竿彩鳳馴。
荷嫩愛風欹蓋翠,榴花宜日皺裙新。
待封一罨傷心淚,寄與南樓薄幸人。
注釋參考
一點
一點 (yīdiǎn) 漢字的一種筆畫。常指書畫中的點畫 point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數(shù)量 a little;a bit 做一點事 一方面,一部分 side 抓住一點,不及其余 一小時 a hour 下午一點隨流
(1).應和合拍。《文選·宋玉<高唐賦>》:“當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隨流?!?李善 注:“鳥之哀鳴,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隨流者,隨鳥類而成曲也。”
(2).隨著江水流到之處。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於是乃命使西征,隨流而攘,風之所被,罔不披靡?!?/p>
(3).順應潮流。 唐 薛逢 《酬牛秀才登樓見示》:“年光同過隙,人事且隨流。” 清 曹寅 《東城泛舟至齋僧館誦愚山先生榮園句和雪坪來韻》:“即賞感前修,隨流問時派?!?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公薨,人無知不知,皆喟然曰:‘古君子不存於今。’然公獨其形質亡耳。浩浩然隨流平進,而不攓撅於升降也。”
朱淑真名句,初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