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柴門不慣開,有僧飛錫自天臺(tái)
出自宋代劉克莊《贈(zèng)輝書記二首》:
野老柴門不慣開,有僧飛錫自天臺(tái)。
前身莫是寒山子,攜得清詩滿袖來。
注釋參考
野老
野老 (yělǎo) 村野的老百姓,農(nóng)夫 farmer;ordinary people in the country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傳》柴門
柴門 (cháimén)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舊時(shí)也比喻貧苦人家 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唐· 王維《輞川閑居贈(zèng)裴秀才迪》不慣
(1).未經(jīng)馴順。 唐 杜甫 《瘦馬行》:“去歲奔波逐餘寇,驊騮不慣不得將?!?仇兆鰲 注引 張遠(yuǎn) 曰:“不慣不將,未調(diào)習(xí)者不得用?!?/p>
(2).不習(xí)慣。如:這地方天氣太熱,我實(shí)在過不慣。
飛錫
(1).佛教語。謂僧人等執(zhí)錫杖飛空。據(jù)《釋氏要覽》卷下:“今僧游行,嘉稱飛錫。此因高僧 隱峰 游 五臺(tái) ,出 淮西 ,擲錫飛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來多是飛錫?!薄段倪x·孫綽<游天臺(tái)山賦>》:“ 王喬 控鶴以沖天, 應(yīng)真 飛錫以躡虛?!?李周翰 注:“ 應(yīng)真 ,得真道之人,執(zhí)錫杖而行於虛空,故云飛也?!?/p>
(2).佛教語。指僧人游方。 唐 冷朝陽 《同張深秀才游華嚴(yán)寺》詩:“有僧飛錫到,留客話松間。” 宋 王安石 《寄國清處謙》詩:“近有高僧飛錫去,更無餘事出山來?!?清 錢謙益 《與素華禪師書》:“彌天飛錫,仍歸舊隱。”
(3).佛教語。指游方僧。 唐 張說 《襄州景空寺題融上人蘭若》詩:“何由侶飛錫,從此脫朝簪?!?/p>
天臺(tái)
(1).謂尚書臺(tái)、省?!度龂尽の褐尽は暮钚鳌罚骸疤炫_(tái)縣遠(yuǎn),眾所絶意。”《北齊書·文宣帝紀(jì)》:“仍攝天臺(tái),總參戎律?!薄顿Y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tái)、辱東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tái),謂尚書省?!眳⒁姟?三臺(tái) ”。
(2).對(duì)太守、縣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稱?!冻蹩膛陌阁@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賴你?’ 程元 道:‘……萬乞天臺(tái)老爺做主?!?明 鄭仲夔 《耳新·經(jīng)國》:“今幸遇天臺(tái),夫冤庶伸有日?!?/p>
山名。 唐 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臺(tái) 四萬八千丈,對(duì)此欲倒東南傾?!?明 楊珽 《龍膏記·邂逅》:“聽言詞有意相憐,怕重來 天臺(tái) 路遠(yuǎn)。”詳“ 天臺(tái)山 ”。
劉克莊名句,贈(zèng)輝書記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