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肌知自何人手,灌頂疑嘗釋氏醐
出自宋代周必大《戊子歲除以粣代酒送邦衡邦衡有詩見戲仍送?!罚?/h2>先生豈比習(xí)池徒,薄醞仍慚校尉廚。
獻(xiàn)粣聊將追粔籹,餔糟只欲伴屠蘇。
削肌知自何人手,灌頂疑嘗釋氏醐。
必許尋花兼問柳,敢辭挈榼更提壺。
先生豈比習(xí)池徒,薄醞仍慚校尉廚。
獻(xiàn)粣聊將追粔籹,餔糟只欲伴屠蘇。
削肌知自何人手,灌頂疑嘗釋氏醐。
必許尋花兼問柳,敢辭挈榼更提壺。
注釋參考
人手
(1) [manpower]∶ [一個(gè)國家、社會(huì)或工業(yè)] 可動(dòng)用的人力;可動(dòng)員的人員;人力資源
(2) [hand]∶專門做某種工作的人
人手太少
(3) [everyone's hand]∶每人的手里
人手一冊(cè)
詳細(xì)解釋(1).他人之手。 漢 賈誼 《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淮南子·人間訓(xùn)》:“身死人手,社稷為墟?!?/p>
(2).指做事的人。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至今弄得要人辦事的時(shí)候,人手又太少了。”呂劇《李二嫂改嫁》第四場:“沒有人手干活,日子實(shí)在不好過?!?/p>
灌頂
梵語的意譯。原為古 印度 帝王即位的儀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門或繼承阿闍梨位時(shí),必須先經(jīng)本師以水或醍醐灌灑頭頂。灌謂灌持,表示諸佛的護(hù)念、慈悲;頂謂頭頂,代表佛行的崇高。 唐 法崇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疏》:“所謂灌頂者,若初修道者,入真言門先訪師主大阿闍梨,建立道塲,求灌頂法,入修三密,愿證瑜伽,猶如世間輪王太子,欲紹王位,以承國祚,用七寶瓶,盛四大海水,灌頂方承王位,故號(hào)佛子?!?唐 顧況 《行路難》詩之三:“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蒙古源流》卷八:“至 蒙古國 ,與汗灌頂,病立愈,遂興禪教。”
釋氏
佛姓 釋迦 的略稱。亦指佛或佛教?!稌x書·何充傳》:“于時(shí) 郗愔 及弟 曇 奉天師道,而 充 與弟 準(zhǔn) 崇信 釋氏 ?!?南朝 梁 沉約 《究竟慈悲論》:“ 釋氏 之教,義本慈悲?!?唐 羅隱 《代文宣王答》詩:“ 釋氏 寶樓侵碧漢,道家宮殿拂青云。” 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三》:“ 崔侍郎 安潛 ,崇奉 釋氏 ,鮮茹葷血?!?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四:“余平生不信 釋氏 之學(xué),而夢中所見如此,殆不可解?!?清 王錫 《法相寺》詩:“ 釋氏 貴無生,不在形骸久?!?/p>
周必大名句,戊子歲除以粣代酒送邦衡邦衡有詩見戲仍送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