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宋無名氏《滿朝歡》
一點(diǎn)箕星,近天邊,光彩輝耀南極。竹馬兒童,盡道使君生日。元是鳳池仙客。曾曳履、持荷簪筆。稱觴處,晚節(jié)花香,月周猶待五夕。誰道久拘禁掖。任雙旌五馬,暫從游逸。九棘三槐,都是等閑親植。見說玉皇側(cè)席。但早晚、促歸調(diào)燮。功成了,笑傲南山,壽如南山松柏。
注釋參考
曳履
拖著鞋子。形容閑暇、從容。 唐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初歸京國賦詩言懷》:“殿庭捧日飄纓入,閣道看山曳履迴?!?元 白樸 《梧桐雨》楔子:“四海承平無一事,朝朝曳履侍君王。” 劉師培 《文說》:“推之曳履歌商,聲若出于金石。”
簪筆
(1).謂插筆于冠或笏,以備書寫。古代帝王近臣、書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裝束。《漢書·趙充國傳》:“﹝ 張安世 ﹞本持橐簪筆事 孝武帝 數(shù)十年,見謂忠謹(jǐn),宜全度之?!?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近臣負(fù)橐簪筆,從備顧問,或有所紀(jì)也?!薄稘h書·昌邑王劉賀傳》:“﹝ 劉賀 ﹞衣短衣大袴,冠 惠文 冠,佩玉環(huán),簪筆持牘趨謁。” 顏師古 注:“簪筆,插筆於首也?!薄稌x書·輿服志》:“笏者,有事則書之,故常簪筆。今之白筆是其遺象……手版即古笏矣。尚書令、僕射、尚書手版頭復(fù)有白筆,以紫皮裹之,名曰笏?!?隋 薛道衡 《從駕幸晉陽》詩:“方觀翠華反,簪筆上云亭?!?/p>
(2).指仕宦。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改官詩》:“簪筆雍容志已虛,不如歸去舊蓬廬?!眳⒁姟?簪白筆 ”。
佚名名句,滿朝歡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