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覺阿上《偈五首》:
航海來探教外傳,要離知見脫蹄筌。
諸方參遍草鞋破,水在澄潭月在天。
注釋參考
航海
航海 (hánghǎi) 泛指艦船在海洋上航行 navigation;seafaring外傳
外傳 (wàizhuàn) 指對儒家經(jīng)典的解釋性、補充性著作 biographical records not included in the histories 舊指正史以外的人物的傳記 unauthorized biography;unofficial biography要離
春秋 末 吳國 刺客。相傳 吳王 闔閭 派 專諸 刺殺 王僚 后,又派 要離 謀刺出奔在 衛(wèi) 的王子 慶忌 。 要離 請 吳王 斷其右手,殺其妻子,詐稱得罪出逃。及至 衛(wèi)國 ,見 慶忌 , 慶忌 喜,與之謀。當(dāng)同舟渡 江 時, 慶忌 被他刺中要害。 慶忌 釋令歸 吳 ,他行至 江陵 ,也伏劍zi{1-1}殺。事見《呂氏春秋·忠廉》、 漢 袁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然則 荊軻 湛七族, 要離 燔妻子,豈足為大王道哉!”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遯》:“ 要離 滅家以效功?!?清 楊焯 《慶忌塔鐵棺》詩:“誤識 要離 死不難,石潭風(fēng)雨夜深寒?!焙笠嘤靡苑Q壯烈之士。 清 林明倫 《吊五人墓》:“ 要離 三尺土,千古共英風(fēng)。”
知見
(1).見識;見解?!稘h書·文帝紀(jì)》:“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實 明快之言,如不聞也,然豈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見者俱如是矣?!?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往所理想,在知見情操,兩皆調(diào)整,若主智一派,則在聰明睿智,能移客觀之大世界于主觀之中者?!?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節(jié):“從這多數(shù)的征伐事項中,可以抽繹出下列的幾項知見?!?/p>
(2).看見,知道。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九:“時都統(tǒng) 馮湛 帳前適有一人在傍知見?!薄敦ポd繁華夢》第二回:“海關(guān)里有兩個冊房……一個是造真冊的,一個是造假冊的。真冊的自然是海關(guān)大臣和庫書知見;假冊的就拿來虛報皇上?!?陳殘云 《山谷風(fēng)煙》第三六章:“大嫂, 劉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過什么,你也知見?!?/p>
(3).佛教語。知為意識,見為眼識,意謂識別事理、判斷疑難。 宋 秦觀 《法云寺長老疏文》:“無前后來去之際,有解脫知見之因?!?清 龔自珍 《重輯<六妙門>序》:“不停心,則雖有無上知見,為煩惱風(fēng)動搖慧燈,若存若滅……制心一處,何事不辦,如開佛知見矣。”
蹄筌
(1).語本《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碧悖昧D;筌,魚笱。謂語言蹄筌都是有形的跡象,道理與獵物才是目的。后常以“蹄筌”指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或反映事物的跡象?!端螘ぶx靈運傳》:“磻弋靡用,蹄筌誰施?!?南朝 陳 姚最 《<續(xù)畫品>序》:“自非淵識博見,熟究精麤,擯落蹄筌,方窮至理?!?清 畢沅 嚴(yán)長明 《壽王述庵聯(lián)句》:“幽思吞卦畫,妙解證蹄筌?!?/p>
(2).指水產(chǎn)和野味。 清 趙翼 《楊桐山招飲》詩:“世人競翊開華筵,廣徵水陸窮蹄筌?!?/p>
釋覺阿上名句,偈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