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文珦《題醉翁圖》:
所畫者誰子,將非高陽兒。
滿腹常貯酒,何異於鴟夷。
陶陶以自樂,禮法不可縻。
釀酒用老瓦,漉酒脫接?。
寧復(fù)問升斗,豈嘗辨醇醨。
終日但兀兀,一卮掌中持。
頗謂有妙理,非人所能知。
飽罷忘面慮,袒跣行斜暉。
大笑沈湘人,獨(dú)醒亦奚為。
注釋參考
升斗
(1).容量單位。十合為升,十升為斗?!稘h書·律歷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三國志·魏志·常林傳》:“ 林 乃避地 上黨 ,耕種山阿。當(dāng)時旱蝗, 林 獨(dú)豐收,盡呼比鄰,升斗分之?!?/p>
(2).比喻微薄的薪俸?!稘h書·梅福傳》:“秩以升斗之祿,賜以一束之帛。” 金 元好問 《自鄧州幕府暫歸秋林》詩:“升斗微官不療饑,中林春雨蕨芽肥?!?郁達(dá)夫 《和馮白樺重至五羊城原韻》:“升斗微名成底事,詞人身世太凄涼?!?/p>
(3).借指少量的米糧、口糧。 唐 韓愈 《論鹽法事宜狀》:“或從賒貸升斗,約以時熟填還?!?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紅玉》:“生歸,甕無升斗,孤影對四壁?!?李廣田 《哀念朱自清先生》:“職業(yè)上的薪俸不足以維持一家的生活,為了升斗所需,于是也就不得不快寫,不得不多寫了?!?/p>
(4).借指酒。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飲美嚴(yán)中丞》詩:“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斗。” 宋 楊萬里 《中秋月長句》詩:“先生舊不論升斗,近來畏病不飲酒。”
醇醨
亦作“ 醇漓 ”。1.厚酒與薄酒;酒味的厚與薄。 宋 王禹偁 《北樓感事》詩:“樽中有官醖,傾酌任醇醨?!?宋 陸游 《以事至城南書觸目》詩:“百錢且就村場醉,舌本醇醨莫苦分?!?/p>
(2).用以喻教化、風(fēng)俗等的敦厚與澆薄。 唐 孔穎達(dá) 《<禮記正義>序》:“夫人上資六氣,下乘四序,賦清濁以醇醨,感陰陽而遷變?!?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如來理教,隨類得解,去圣悠遠(yuǎn),zheng{1-1}法醇醨,任其見解之心,俱獲聞知之悟?!?清 包世臣 《韋君繡詩序》:“下亦歌詠疾苦,有以驗風(fēng)尚醇醨?!?嚴(yán)復(fù) 《原強(qiáng)》:“而于一國盛衰強(qiáng)弱之故,民德醇漓合散之由,則尤三致意焉。”
釋文珦名句,題醉翁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