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言雙旌導(dǎo)前路,飛致鳳花開處是桐鄉(xiāng)
出自宋代陳著《送邑簿阮杏山解任》:
杏山高高壓群山,山靈發(fā)秀生鳳鸞。
便應(yīng)騫騰梧桐表,胡為回翔枳棘閒。
誰知異物非凡翼,志在遠(yuǎn)大須培植。
固非燕雀所能知,正恐鴻鵠亦未識(shí)。
去年桂子香中晴,五彩颺下民歡迎。
雝雝仁氣才鼓蕩,今春已趣云霄程。
清水一壺留矮屋,順風(fēng)萬里送行色。
內(nèi)將攪輝儀周行,外將和鳴福萬國。
老夫耄矣阻攀行,一詩寄意無他腸。
愿言雙旌導(dǎo)前路,飛致鳳花開處是桐鄉(xiāng)。
注釋參考
愿言
思念殷切貌?!对姟ばl(wèi)風(fēng)·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鄭玄 箋:“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晉 謝混 《游西池詩》:“逍遙越城肆,愿言屢經(jīng)過?!?宋 華岳 《早春即事》詩:“愿言相約花前醉,莫放春容過海棠。” 清 顧炎武 《江上》詩:“愿言隨飛龍,一上 單于臺(tái) ?!?/p>
雙旌
(1). 唐 代節(jié)度領(lǐng)刺史者出行時(shí)的儀仗。《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節(jié)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抹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辭日,賜雙旌雙節(jié)。”
(2).泛指高官之儀仗。 唐 李商隱 《為懷州李中丞謝上表》:“賜以竹符之重,遂使 霍氏 固辭之第,早建雙旌?!?徐炯 注:“雙旌唯節(jié)度領(lǐng)刺史者有之,諸州不與焉。今則通用為太守之故事矣?!?元 劉忠之 《太常引·送郭復(fù)齋》詞:“何處望雙旌,泛千里孤舟月明?!?明 王世懋 《送李太史元甫冊(cè)封蜀藩》詩:“玉檢金泥出大庭,雙旌萬里去冥冥?!?/p>
(3).借指高官。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倘或無知猖獗,突犯雙旌,雖手握兵符,徵調(diào)不及,一時(shí)亦無如之何?!眳⒁姟?雙節(jié) ”。
前路
前路 (qiánlù) 前面的道路 journey ahead 比喻以往的歲月或未來的歲月 past or future 茫茫前路桐鄉(xiāng)
古地名。在今 安徽省 桐城縣 北。 春秋 時(shí)為 桐國 , 漢 改 桐鄉(xiāng) ?!稘h書·循吏傳·朱邑》:“﹝ 朱邑 ﹞少時(shí)為 舒桐鄉(xiāng) 嗇夫,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未嘗笞辱人,存問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初 邑 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故為 桐鄉(xiāng) 吏,其民愛我,必葬我 桐鄉(xiāng) 。后世子孫奉嘗我,不如 桐鄉(xiāng) 民。’及死,其子葬之 桐鄉(xiāng) 西郭外,民果共為 邑 起冢立祠,歲時(shí)祠祭?!焙笠蛞詾楣倮粼谌涡谢菡⒂羞z愛之典。 晉 潘岳 《河陽縣作》詩之一:“ 齊 都無遺聲, 桐鄉(xiāng) 有餘謡?!?宋 梅堯臣 《衛(wèi)尉邵少卿挽詞》詩之一:“ 桐鄉(xiāng) 歸葬日,棠樹去思人?!?清 唐孫華 《哭曹九咸明府》詩之二:“ 桐鄉(xiāng) 遺惠在,尚説長(zhǎng)官清?!?/p>
陳著名句,送邑簿阮杏山解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