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王哲《憨郭郎》:
清閑真道本,無事小神仙。
謹(jǐn)修增些福,免黃泉。
愚迷都不曉,只愛幾文錢。
一朝大限至,告蒼天。
注釋參考
愚迷
(1).愚昧而執(zhí)迷不悟?!端鍟に囆g(shù)傳·庾質(zhì)》:“臣實愚迷,猶執(zhí)前見,陛下若親動萬乘,糜費(fèi)實多。”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二折:“道兄,我看世俗之人,貪嗔愛慾,如青蠅之嗜血,似羣蟻之慕羶,只利趨前,竟忘溺死,好愚迷也。”《三國演義》第八九回:“汝兄愚迷,汝當(dāng)諫之?!?/p>
(2).指愚昧迷惘之人。《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九年》:“遂使愚迷妄求功德,不憚科禁,輕犯憲章?!?元 石子章 《竹塢聽琴》第一折:“問是非海內(nèi),人我叢中,將那不曉事的愚迷勸?!?/p>
(3).愚弄迷惑。 清 方苞 《書<太史公自序>后》:“乃重為方士所愚迷?!?/p>
文錢
錢。因錢有文字,故稱。 三國 魏 曹植 《鞞舞歌·圣皇篇》:“何以為贈賜,傾府竭寳珍,文錢百億萬,采帛若煙云?!?/p>
王哲名句,憨郭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