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轍《次前韻》:
龍鸞僅比閩團(tuán)釅,鹽酪應(yīng)嫌北俗粗。
采愧吳僧身似臘,點(diǎn)須越女手如酥。
舌根遺味輕篙,腋下清風(fēng)稍襲膚。
七碗未容留客試,瓶中數(shù)問(wèn)有余無(wú)。
注釋參考
龍鸞
(1).龍與鳳。亦喻賢士。 三國(guó) 魏 曹植 《九愁賦》:“感龍鸞而匿跡,如吾身之不留。” 南朝 宋 顏延之 《吊屈原文》:“身絶 郢 闕,跡遍 湘 干。比物荃蓀,連類龍鸞?!?宋 蘇軾 《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xiāng)》詩(shī):“ 鹿門 上冢回,牀下拜龍鸞?!?/p>
(2).喻華美的文章。語(yǔ)本《文選·吳質(zhì)〈答魏太子箋〉》:“摛藻下筆,鸞龍之文奮矣?!?李善 注:“鸞龍,鱗羽之有五彩,故以喻焉?!?呂向 注:“鸞龍,有五色文章也?!?唐 李白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詩(shī):“ 裴生 覽千古,龍鸞炳天章。”
(3).喻指樂(lè)器聲音美妙,如龍吟鳳鳴。 宋 葉適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申鄙述啟好游者》詩(shī):“龍鸞變化異,笙笛音製殊。”
鹽酪
鹽和乳酪?!抖Y記·雜記下》:“功衰食菜果,飲水漿,無(wú)鹽酪,不能食食,鹽酪可也。”《宋書·劉瑜傳》:“三年不進(jìn)鹽酪,號(hào)泣晝夜不絶聲?!?宋 陸游 《書意》詩(shī):“秋江菰菜喜新嘗,鹽酪親調(diào)七箸香。”《明史·朱燮元傳》:“ 鴨池 、 安莊 傍河可屯之土,不下二千頃,人賦土使自贍,鹽酪芻茭出其中?!?/p>
蘇轍名句,次前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回憶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