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元老狀元稀,乞赴彤庭詔便依
出自宋代魏野《送王太尉赴詔二首》:
三朝元老狀元稀,乞赴彤庭詔便依。
金鼎位高將正拜,璧田家近恐妨歸。
殊恩每過莓苔徑,別淚偏沾薜荔衣。
從此征車東去后,甘棠風(fēng)物減光輝。
注釋參考
三朝元老
三朝元老 (sān cháo yuánlǎo) 原指先后受三世皇帝重用的大官;后用來諷刺在幾個(gè)王朝當(dāng)官的人 a veteran statesman who have served three emperors in a row 在某個(gè)政府部門任職很久,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幾個(gè)領(lǐng)導(dǎo)的人,也比喻在一個(gè)部門工作時(shí)間長、資格老的人 the most senior employee in a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成語解釋元老:資格最老,聲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F(xiàn)在用來指在一個(gè)機(jī)構(gòu)里長期工作過的資格老的人。三朝元老出處《后漢書·章帝紀(jì)》:“行太尉事節(jié)鄉(xiāng)侯熹三世在位,為國元老?!笔褂美湎硖寐涑?,數(shù)人直宿其中,天明見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狀元
狀元 (zhuàngyuán) 科舉考試中,殿試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一名的人 Number One Scholar, title conferred on the one who came first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 比喻在本領(lǐng)域(本行業(yè))中成績最好的人 the very best (in any field)彤庭
亦作“ 彤廷 ”。1. 漢 代宮廷。因以朱漆涂飾,故稱。 漢 班固 《西都賦》:“於是玄墀釦砌,玉階彤庭?!?/p>
(2).泛指皇宮。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宋 蘇軾 《次韻答滿思復(fù)》:“自甘茅屋老三間,豈意彤廷綴兩班。” 清 趙翼 《木蘭較獵》詩:“行闕嵯峨倚翠屏,名王俱入宴彤廷?!?/p>
魏野名句,送王太尉赴詔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一念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