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
遭亂發(fā)盡白,轉(zhuǎn)衰病相嬰。
沈綿盜賊際,狼狽江漢行。
嘆時藥力薄,為客羸瘵成。
吾人詩家秀,博采世上名。
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
觀乎舂陵作,欻見俊哲情。
復(fù)覽賊退篇,結(jié)也實國楨。
賈誼昔流慟,匡衡常引經(jīng)。
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
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
致君唐虞際,純樸憶大庭。
何時降璽書,用爾為丹青。
獄訟永衰息,豈唯偃甲兵。
凄惻念誅求,薄斂近休明。
乃知正人意,不茍飛長纓。
涼飆振南岳,之子寵若驚。
色阻金印大,興含滄浪清。
我多長卿病,日夕思朝廷。
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孫城。
呼兒具紙筆,隱幾臨軒楹。
作詩呻吟內(nèi),墨澹字欹傾。
感彼??嘣~,庶幾知者聽。
注釋參考
紙筆
(1).紙和筆。書寫用具。《周禮·考工記·筑氏》“筑氏為削” 鄭玄 注“今之書刃” 唐 賈公彥 疏:“ 鄭 云‘今之書刃’者: 漢 時 蔡倫 造紙, 蒙恬 造筆。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 漢 雖有紙筆,仍有書刃,是古之遺法也。”《后漢書·列女傳·董祀妻》:“乞給紙筆,真草唯命?!薄稌x書·葛洪傳》:“﹝ 葛洪 ﹞伐薪以貿(mào)紙筆,夜輒寫書。” 巴金 《隨想錄》五:“有感情無處傾吐時我經(jīng)常求助于紙筆。”
(2).指文章;文字。 晉 陶潛 《責(zé)子》詩:“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清 李漁 《玉搔頭·收奸》:“今日這些薄禮,不便形於紙筆?!?/p>
(3).指字據(jù)。《二刻拍案驚奇》卷十:“ 雙荷 道:‘不該就寫紙筆與他?’”《儒林外史》第五回:“ 黃 家的借約,我們中間人立個紙筆與他,説尋出作廢紙無用?!?/p>
隱幾
(1).靠著幾案,伏在幾案上。《孟子·公孫丑下》:“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yīng),隱幾而臥?!薄肚f子·齊物論》:“ 南郭子綦 隱機(jī)而坐,仰天而噓?!?成玄英 疏:“隱,憑也。 子綦 憑幾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陸游 《秋日焚香讀書戲作》詩:“世事無端自糾紛, 放翁 隱幾對爐熏?!?清 洪昇 《長生殿·雨夢》:“漏鼓三交,且自隱幾而臥。”
(2).幾案。 南朝 齊 謝朓 有《烏皮隱幾》詩?!赌淆R書·孔稚珪傳》:“﹝ 太祖 ﹞餉 靈產(chǎn) 白羽扇素隱幾?!?唐 李冗 《獨異志》卷中:“《會稽記》: 上虞 蘭室山 葛玄 所隱之處,有隱幾,化為鹿。”
軒楹
(1).堂前的廊柱。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呼兒具紙筆,隱幾臨軒楹。” 宋 蘇舜欽 《關(guān)都官孤山四照閣》詩:“勢壓蒼崖險可驚,攀云半日到軒楹?!?清 盛錦 《空舲峽》詩:“愛此民居壯,凌空駕軒楹。”
(2).借指廊間。 唐 杜甫 《畫鷹》詩:“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宋 沉遼 《春日中和堂》詩:“春風(fēng)迎我咲,宛轉(zhuǎn)入軒楹。” 明 朱鼎 《玉鏡臺記·議婚》:“簾幙捲東風(fēng),翔集遷鶯賀燕;軒楹敞南岳,爭看起鳳騰蛟?!?/p>
杜甫名句,同元使君舂陵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