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得計還相造,道義論交付兩忘
出自宋代王之道《次韻伯遠(yuǎn)運(yùn)干見寄》:
善鄰雖幸借余光,終愧陳臻問發(fā)棠。
官柳又驚眉拂翠,宮梅應(yīng)喜額涂黃。
江湖得計還相造,道義論交付兩忘。
多謝乾坤容長物,許乘春意到文昌。
注釋參考
江湖
江湖 (jiānghú) 河流湖泊 rivers and lakes 遠(yuǎn)涉江湖?!顿Y治通鑒》 指四方各地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轉(zhuǎn)徙于江湖?!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走江湖 流落江湖 舊時指四處流浪、靠賣藝、賣藥等生活的人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 四處流浪、賣藝、賣藥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 隱士居處 live in seclusion 處江湖之遠(yuǎn)。——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得計
[succeed in one's scheme] 計謀獲得成功
奪取對政府的控制權(quán)的陰謀得計
詳細(xì)解釋(1).契合心意?!肚f子·徐無鬼》:“於蟻棄知,於魚得計,於羊棄意?!?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云:“蟻得水則死,魚得水則生,羊得水則病。” 郭慶藩 集釋引 郭嵩燾 曰:“魚相忘於江湖……故曰於魚得計?!?/p>
(2).計策得當(dāng)。《韓非子·說難》:“貴人或得計而欲自以為功,説者與知焉,如此者身危?!?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終制》:“今雖混一,家道罄窮,何由辦此奉營資費(fèi)?且 揚(yáng)都 污毀,無復(fù)孑遺,還被下濕,未為得計?!?唐 韓愈 《送靈師》詩:“投身豈得計,性命甘徒捐?” mao{1~1}澤{1*1}東 《整頓黨的作風(fēng)》:“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學(xué)態(tài)度辦事的人,自以為得計,自以為很聰明,其實(shí)都是最蠢的,都是沒有好結(jié)果的。”
(3).謂計謀得以實(shí)現(xiàn)。《西游記》第七五回:“卻説那老魔吞了 行者 ,以為得計,徑回本洞?!?/p>
還相
輪流;遞相?!抖Y記·禮運(yùn)》:“五行之動,迭相竭也。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為本也?!?孔穎達(dá) 疏:“猶若孟春則建寅之月為諸月之本,仲春則以建卯之月為諸月之本,是還迴迭相為本也?!薄度龂尽な裰尽なY琬傳》:“ 叡 大興眾役,還相攻伐?!薄段簳罱騻鳌罚骸?洛周 脫 津 衣服,置地牢下,數(shù)日,欲將烹之,諸賊還相諫止,遂得免害?!?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二:“﹝ 竇儼 ﹞判太常寺,校管籥鐘磬,辨清濁上下之?dāng)?shù),分律呂還相之法,去 京房 清宮一筦,調(diào)之二年,方合大律?!?/p>
道義
道義 (dàoyì) 道德和正義 morality and justice 道義上的支持論交
(1).爭論與交談。 唐 李頎 《行路難》詩:“秋風(fēng)落葉閉重門,昨日論交竟誰是?!?/p>
(2).結(jié)交;交朋友。 唐 高適 《送前衛(wèi)縣李寀少府》詩:“怨別自驚千里外,論交卻憶十年時?!?宋 陳師道 《贈魯直》詩:“相逢不用蚤,論交宜晚歲?!?清 龔自珍 《哭鄭八丈》詩:“論交三世久,問字兩兒趨?!?張昭漢 《癸丑暮秋偕璧子漫游長江歌以紀(jì)事》:“古人論交恩義重,徙倚琴臺有餘痛?!?/p>
兩忘
(1).兩者一起忘記?!肚f子·大宗師》:“與其譽(yù) 堯 而非 桀 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唐 白居易 《分司洛中多暇數(shù)與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韻》:“性與時相遠(yuǎn),身將世兩忘?!?元 倪瓚 《聽袁員外彈琴》詩:“兩忘絃與手,流泉松吹聲?!?/p>
(2).特指物我、身世兩者一起忘記。《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南朝 梁武帝 《連珠》:“是以弘道歸於兼濟(jì),至德由乎兩忘?!?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揆拙迷三雀,勞生昧兩忘。”
王之道名句,次韻伯遠(yuǎn)運(yùn)干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