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轉(zhuǎn)幾山腰,地尋雙海眼
出自宋代劉宰《題茅山潑墨池慶云庵》:
路轉(zhuǎn)幾山腰,地尋雙海眼。
澗咽呂公泉,橋橫蜀道幾。
主人去不歸,山空春事晚。
何時具蔬筍,開門延客飯。
注釋參考
山腰
山腳和山頂之間大約一半的地方。 北周 庾信 《枯樹賦》:“橫洞口而欹臥,頓山腰而半折?!?唐 白居易 《殘暑招客》詩:“云截山腰斷,風(fēng)驅(qū)雨腳迴。”《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一句話未完,只聽得山腰里吱的一聲骲頭響箭,一直射在半空里去?!?聞一多 《初夏一夜的印象》詩:“貼在山腰下佝僂得可怕的老柏,拿著黑疲的拳頭硬和太空挑釁。”
海眼
泉眼,泉水的流出口。古人認(rèn)為井泉的水,潛流地中,通江海,故稱。 唐 杜甫 《太平寺泉眼》詩:“石澗見海眼,天畔縈水府?!?宋 王安石 《龍泉寺石井》詩之一:“山腰石有千年潤,海眼泉無一日乾?!?清 許承欽 《由來鶴橋登樓觀趵突泉》詩之二:“檻外金沙玉蕊繁,誰開海眼任瀾翻。” 朱自清 《潭柘寺戒壇寺》:“洞里有石虎、石龜、上天梯、海眼等等?!?/p>
劉宰名句,題茅山潑墨池慶云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長安凱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