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剛中《寄雖張子公尚書》:
昔我初至秦,使旨不到蜀。
延首錦城春,千里寄孤目。
逮公今出峽,賤跡人羈束。
夢看使君船,翩翩轉(zhuǎn)江曲。
西州去思者,何啻連萬屋。
攀轅猶弗還,我意豈能足。
所憐蜀人病,羸骨未生肉。
公兮胡弗留,共與營糜粥。
自惟救護(hù)心,寢食對溝瀆。
回顧莫有助,此志亦單獨(dú)。
公兮那得留,峽水峻而速。
蚤去登堂廟,大作天下福。
病身雞肋瘦,別恨容千斛。
勢須更勉強(qiáng),渭上幾一熟。
郡縣減苛賦,廩廥貯馀粟。
便當(dāng)乞身歸,徑去友麋鹿。
注釋參考
病身
體弱多病之身。 唐 張籍 《感春》詩:“遠(yuǎn)客悠悠任病身,誰家地上又逢春。” 唐 白居易 《彭蠡湖晚歸》詩:“何必為遷客,無勞是病身。” 宋 楊萬里 《曉行東園》詩:“老眼讀書長作睡,病身得酒忽全蘇?!?/p>
雞肋
亦作“鷄肋”。1.雞的肋骨。比喻無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棄之事物?!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jì)》“ 備 因險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九州春秋》:“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 楊脩 便自嚴(yán)裝,人驚問 脩 :‘何以知之?’ 脩 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 漢中 ,知王欲還也。’” 宋 楊萬里 《曉過皂口嶺》詩:“半世功名一雞肋,生平道路九羊腸。” 明 吾丘瑞 《運(yùn)甓記·辭親赴任》:“征舠已集,拜辭偷淚滴,只為雞肋功名,把北堂杳隔?!?清 王韜 《淞隱漫錄·何華珍》:“宦海中風(fēng)波豈有定哉?君前程止此,久戀雞肋何為?” 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環(huán)》三:“某些領(lǐng)導(dǎo)對咱看不慣,把咱當(dāng)成‘雞肋’!”
(2).雞的肋骨。比喻瘦弱的身體。《晉書·劉伶?zhèn)鳌罚骸皣L醉與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奮拳而往。 伶 徐曰:‘雞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節(jié)度使制》:“螳臂拒轍,雞肋承拳,萬萬相殊,破之必矣?!币槐咀鳌苞a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難》:“嘆十分狼狽,村拳共捱,鷄肋同壞?!?/p>
別恨
離別之愁。 唐 高適 《送柴司戶充劉卿判官之嶺外》詩:“別恨隨流水,交情脫寶刀?!?宋 舒亶 《散天花》詞:“驪歌齊唱罷,淚爭流。悠悠別恨幾時休?!?清 李景福 《與宋懌先同舟至廣陵即返白下口占贈別》:“聚歡良不易,別恨復(fù)相仍?!?/p>
鄭剛中名句,寄雖張子公尚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K健身TV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