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出自先秦 莊子《莊子·雜篇·盜跖》:
摘自《莊子·雜篇·盜跖》
解釋:喜好當(dāng)面阿諛奉承的人,也必然喜好背地詆毀別人。
原文摘要:
東使宋衛(wèi),西使晉楚,使為將軍造大城數(shù)百里,立 數(shù)十萬戶之邑,尊將軍為諸侯,與天下更始,罷兵休卒,收養(yǎng)昆弟, 共祭先祖。此圣人才士之行,而天下之愿也。”盜跖大怒曰:“丘來前!夫可規(guī)以利而可諫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 謂耳。今長大美好,人見而悅之者,此吾父母之遺德也,丘雖不吾譽 ,吾獨不自知邪?且吾聞之,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今丘告我 以大城眾民,是欲規(guī)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久長也!城之大者, 莫大乎天下矣。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湯、武立為天子, 而后世絕滅。非以其利大故邪?且吾聞之,古者禽獸多而人少,于是 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之,故命之
注釋參考
面譽
面譽,面諛 (miànyù) 當(dāng)面贊諭恭維別人 praise sb. to his face 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肚f子·盜跖》莊子名句,莊子·雜篇·盜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