畎畝道可樂,肯思負鼎干
出自宋代周必大《曾季飲少卿安序堂次朱希真韻》:
行藏本同涂,明哲遇輒安。
畎畝道可樂,肯思負鼎干。
膰肉倘愛禮,豈遽涉汶川。
大哉天地準,笑汝士女耽。
丈人三吳秀,此理久已參。
緬懷洛京老,知音賞英咸。
佳名表棟宇,妙語來江山。
至今編簡香,不謂室有蘭。
君看為邦問,正在簞瓢間。
閱世從川流,如愚安石磐。
圣門惟若人,始可語易占。
不見擊辭中,巋然特書顏。
注釋參考
畝道
古代以國都為中心的大道。 郭沫若 《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因為畝道系以國都為中心,故有南北縱走與東西橫貫的兩種大道,南北縱走的是南畝,東西橫貫的是東畝?!?/p>
可樂
令人喜悅?!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暗滦锌上?,聲氣可樂?!?晉 陸機 《文賦》:“伊茲事之可樂,固圣賢之所欽?!?宋 蘇軾 《超然臺記》:“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p>
負鼎
指 伊尹 背負鼎俎見 湯 ,喻以烹調(diào)致 湯 王道之事?!妒酚洝ひ蟊炯o》:“ 伊尹 名 阿衡 。 阿衡 欲于 湯 而無由,乃為 有莘氏 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説 湯 ,致于王道。” 唐 李白 《送梁四歸東平》詩:“ 殷王 期負鼎, 汶水 起垂竿。” 宋 葉適 《魏華甫鶴山書院》詩:“垂竿 桐江 笑短弱,負鼎 莘野 嫌豪粗?!焙笥靡灾篙o佐帝王,擔當治國之任?!逗鬂h書·馬援傳論》:“ 馬援 騰聲 三輔 ,遨游二帝,及定節(jié)立謀,以干時主,將懷負鼎之愿,蓋為千載之遇焉?!薄稌x書·紀瞻傳》:“臣以凡庸,邂逅遭遇,勞無負鼎,口不商歌,橫逢大運,頻煩饕竊。” 唐 崔湜 《景龍二年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詩:“進無負鼎説,退慚補袞詩。”
周必大名句,曾季飲少卿安序堂次朱希真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