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殷堯藩《端午日》: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xí)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頭白,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注釋參考
少年
少年 (shàonián)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from ten to sixteen) 少年兒童讀物佳節(jié)
佳節(jié) (jiājié) 美好的節(jié)日 happy festival time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倍多
成倍增加。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又其本軍各須資遣,道路遼遠,勞費倍多。”
老去
(1).謂人漸趨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詩:“歸號故松柏,老去苦飄蓬。” 宋 歐陽修 《贈王介甫》詩:“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明 汪循 《老去》詩:“老去心還競,春來花又新。”
(2).引申為老年;晚年。 沉從文 《<沉從文選集>題記》:“現(xiàn)在過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讀者,都共同將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隱》詩:“情知老去無多日,且向閑中過幾年。” 明 李東陽 《柳岸垂綸》詩:“老去祗應(yīng)家在此,不須盤石更垂蘿?!?/p>
感慨
[sigh with emotion;give vent to one's feeling about] 心靈受到某種感觸而慨嘆(感慨不已)
她不免感慨地想道:“……真是事變知人心啦!”——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否則不能繼述先烈遺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遺事,斯誠后死者之羞也!——孫文《<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詳細解釋亦作“ 感嘅 ”。 1.謂情感憤激?!妒酚洝ぜ静紮璨剂袀髡摗罚骸胺蜴炬v人感慨而zi{1-1}殺者,非能勇也,其計畫無復(fù)之耳?!?唐 韓愈 《送董邵南序》:“ 燕 趙 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p>
2.感觸,感嘆。《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所以 陶淵明 欲息交, 嵇叔夜 欲絶交, 劉孝標 又做下《廣絶交論》,都是感慨世情,故為忿激之譚耳?!?寧調(diào)元 《燕京雜詩》之四:“河山元氣入殘秋,感嘅時艱涕暗流?!?老舍 《駱駝祥子》三:“老者連連的點頭,似乎有無限的感慨與牢騷?!?/p>
殷堯藩名句,端午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瘋狂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