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日親函丈,他們絕曳裾
出自宋代劉筠《受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
良弼論思暇,英才視草余。
西清承密旨,東觀類群書。
左氏先經(jīng)日,征南發(fā)例初。
編年終顯德,歷帝自凡蘧。
一覽無前古,三長豈后予。
宏網(wǎng)提要妙,至論絕籧篨。
訛繆刊三豕,公乎喜眾狙。
菁英咸采掇,疣贅盡銷除。
組織千章合,研窮萬象虛。
胡為參也魯,亦造仲尼居。
處末加駢拇,于中或輔車。
乘軒思衛(wèi)鶴,努力效劉驢。
見彈曾求炙,臨川復(fù)羨魚。
孰云貂可續(xù),自愧鶚難如。
早入希東郭,先知服子輿。
直非頭似筆,智謝里名樗。
蝸舍游從寡,鶉衣禮貌疏。
寸陰嗟荏苒,十駕敢躊躇。
天祿楊雄閣,承明嚴助廬。
時陪折佾宴,頓異帶經(jīng)鋤。
系日親函丈,他們絕曳裾。
卓錐然有地,擔(dān)石尚無儲。
獵犬方勞指,神龜可避漁。
屠門夸大嚼,鼠壞鄙余蔬。
闕里辭難措,漳濱病且祛。
學(xué)勤徒力爾,性拙奈天歟。
大道今興起,先生意卷舒。
正為王者瑞,何羨使君旟。
暗室欣觀火,頹波賴決渠。
當(dāng)仁如退讓,末跡定淪胥。
注釋參考
函丈
亦作“ 函杖 ”。1.《禮記·曲禮上》:“若非飲食之客,則布席,席間函丈?!?鄭玄 注:“謂講問之客也。函,猶容也,講問宜相對容丈,足以指畫也?!痹^講學(xué)者與聽講者坐席之間相距一丈。后用以指:講學(xué)的坐席?!端鍟奂o(jì)上》:“自時厥后,軍國多虞,雖復(fù)黌宇時建,示同愛禮,函丈或陳,殆為虛器?!?宋 陸游 《齋中雜興》詩之一:“成童入鄉(xiāng)校,諸老席函丈。” 清 納蘭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書》:“牓發(fā)之日,隨諸生后端拜堂下,仰瞻風(fēng)采,心神肅然。既而屢賜延接,引之函丈之側(cè)。”
(2).對前輩學(xué)者或老師的敬稱。 宋 陸游 《江西到任謝史丞相啟》:“早親函丈,偶竊緒餘,曾未免於鄉(xiāng)人,乃見待以國士?!?金 王若虛 《跋王進之墨本<孝經(jīng)>》:“吾友 王進之 得其墨本而寶蓄之,仍圖函丈之像,以冠其首?!?明 徐渭 《答龍溪師書》:“冒妄之深,伏希函丈裁之?!?清 顧炎武 《哭李侍御灌谿先生模》詩:“函杖天涯遠,杓衡歲序移。無繇承問訊,祗益嘆差池?!?子虛子 《湘事記》:“九月十四日 芝祥 來電曰:‘ 瀏陽 劉蔚廬 夫子函丈:千里一堂,并告 組庵 ?!?/p>
他們
他們 (tāmen) 對自己和對方以外多于兩個人的稱呼 they曳裾
(1).拖著衣襟。裾,衣服的大襟。 晉 陶潛 《勸農(nóng)》詩:“矧伊眾庶,曳裾拱手?!?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詩:“曳裾出門迎,握手登前除?!?/p>
(2).“曳裾王門”之省稱。 唐 杜甫 《又作此奉衛(wèi)王》詩:“推轂幾年惟鎮(zhèn)靜,曳裾終日盛文儒?!?明 蔡羽 《思田園》詩:“曳裾京華塵,徒自隳四支?!眳⒁姟?曳裾王門 ”。
劉筠名句,受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