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郎袖有如椽筆,卻伴秋蟲吊夜寒
出自宋代陳造《寄題高賓王詩后卷》:
韶頀充庭簉漢官,鋪紓宏偉嘆才難。
高郎袖有如椽筆,卻伴秋蟲吊夜寒。
注釋參考
如椽筆
典出《晉書·王珣傳》:“ 珣 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矶郾溃哉炞h,皆 珣 所草。”后遂以“如椽筆”比喻筆力雄健。猶言大手筆。 宋 楊萬里 《送羅永年歸永豐》詩:“所喜如椽筆,能揮卻日戈。老夫留病眼,看子中文科?!?明 郭貞順 《上俞將軍》詩:“欲為將軍紀戰(zhàn)績,天家自有如椽筆。” 陳毅 《題<長征會師圖>》詩:“感謝母子如椽筆,寫來懸掛人民之心間。”參見“ 大手筆 ”。
吊夜
謂蟲兒在夜間哀鳴。 宋 陸游 《自遣》詩:“幽屏最憎蟲弔夜,狂吟略似鳥鳴春?!?宋 陸游 《遣興》詩之二:“唧唧悲蛩常弔夜,蕭蕭蠹葉更禁秋。”
陳造名句,寄題高賓王詩后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