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四海中,盡為虞芮土。
出自唐朝于濆《富農(nóng)詩》
長聞鄉(xiāng)人語,此家勝良賈。骨肉化饑魂,倉中有飽鼠。
青春滿桑柘,旦夕鳴機杼。秋風一夜來,累累聞砧杵。
西鄰有原憲,蓬蒿繞環(huán)堵。自樂固窮心,天意在何處。
當門見堆子,已作桑田主。安得四海中,盡為虞芮土。
注釋參考
安得
安得 (ān dé)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
文選.宋玉.風賦:「宋玉對曰:『此獨大王之風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文選.劉邦.雜歌:「大風起兮雲(yún)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豈可。
四海
四海 (sìhǎi)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度龂尽ぶT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 豪放、豁達 unconstrained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虞芮
周 初二國名。相傳兩國有人曾因爭地興訟,到 周 求 西伯 姬昌 平斷?!对姟ご蟮洹ぞ偂罚骸?虞 芮 質厥成, 文王 蹶厥生。”《史記·周本紀》:“於是 虞 芮 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 周 。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 虞 芮 之人未見 西伯 ,皆慙,相謂曰:‘吾所爭, 周 人所恥,何往為,祗取辱耳?!爝€,俱讓而去?!焙笠蛞浴坝蒈恰敝改苤t讓息訟者。 晉 葛洪 《抱樸子·用刑》:“但當先令而后誅,得情而勿喜,使 伯氏 無怨於失邑, 虞 芮 知恥而無訟耳?!?明 李東陽 《若虛詩來欲平馬訟五迭韻答若虛并柬文敬佩之》:“欲令 虞 芮 成禮讓,不遣 秦 越 相譏訶。”
于濆名句,富農(nóng)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