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潛三界空,念動一塵眇
出自宋代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癯山早寒,老木先槁。
心潛三界空,念動一塵眇。
太虛誰與增添,萬像何曾欠少。
止猶谷神唯自知,肯把閒身相攪擾。
注釋參考
三界
(1).佛教指眾生輪回的欲界、se{1-1}界和無se{1-1}界。見《俱舍論·世分別品》。 晉 慧遠(yuǎn) 《沙門不敬王者論·求宗不順化》:“三界流動,以罪苦為場?;M則因緣永息,流動則受苦無窮。” 唐 寒山 《詩》之二一三:“可畏三界輪,念念未曾息?!?宋 王安石 《望江南·歸依三寶贊》詞:“三界里,有取總災(zāi)危?!?清 龔自珍 《最錄<列子>》:“ 莊子 見道十三四, 列子 見道十七八,丁da{1*1}法之未東,皆未脫離三界?!钡澜萄赜闷湔f而稍異。 唐 呂巖 《敲爻歌》:“似此逍遙多快樂,遨游三界最清奇?!?/p>
(2).猶三屆,三期?!对贰みx舉志二》:“都監(jiān)歷三界,陞務(wù)使,一周歲為滿,月日不及者通理。務(wù)使歷三界,陞提領(lǐng)?!?/p>
一塵
(1).一粒微塵。常喻事物的微小。 南朝 宋 鮑照 《野鵝賦》:“雖陋生於萬物,若沙漠之一塵?!?唐 聶夷中 《古興》詩:“片玉一塵輕,粒粟山丘重?!?清 任泰學(xué) 《質(zhì)疑·周易》:“附上《周易》質(zhì)疑若干條,一塵勺水,未必?zé)o補於高深,或去道尚遠(yuǎn),亦示近日學(xué)問所到而已?!?/p>
(2).道家稱一世為一塵?!短綇V記》卷四五引 晉 葛洪 《神仙傳·丁約》:“儒謂之世,釋謂之劫,道謂之塵?!?宋 孫覿 《奉寄沉理問》詩:“可憐仙凡一塵隔,哀樂紛綸殊不極。”
(3).借指相當(dāng)大的差距。 明 王守仁 《寄鄒謙之》書:“縱令鞭辟向里,亦與圣門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塵?!?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文壇三戶》:“那些作品,即使摹擬到和破落戶的杰作幾乎相同,但一定還差一塵?!?/p>
釋正覺名句,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