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劉禹錫《平齊行二首》:
胡塵昔起薊北門,河南地屬平盧軍。
貂裘代馬繞東岳,嶧陽孤桐削為角。
地形十二虜意驕,恩澤含容歷四朝。
魯人皆解帶弓箭,齊人不復聞簫韶。
今朝天子圣神武,手握玄符平九土。
初哀狂童襲故事,文告不來方振怒。
去秋詔下誅東平,官軍四合猶嬰城。
春來群烏噪且驚,氣如壞山墮其庭。
牙門大將有劉生,夜半射落欃槍星。
帳中虜血流滿地,門外三軍舞連臂。
驛騎函首過黃河,城中無賊天氣和。
朝廷侍郎來慰撫,耕夫滿野行人歌。
泰山沉寇六十年,旅祭不享生愁煙。
今逢圣君欲封禪,神使陰兵來助戰(zhàn)。
妖氣掃盡河水清,日觀杲杲卿云見。
開元皇帝東封時,百神受職爭奔馳。
千鈞猛簴順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羆。
侍臣燕公秉文筆,玉檢告天無愧詞。
當今睿孫承圣祖,岳神望幸河宗舞。
青門大道屬車塵,共待葳蕤翠華舉。
注釋參考
圣君
圣君 (shèngjūn) sage 對德才高超者的尊稱 事圣君者,有聽從,無諫爭?!盾髯印? 中國史前的虛構(gòu)的理想的統(tǒng)治者封禪
封禪 (fēngshàn) 封禪(封祀,封巒,封岳,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為壇,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辟場祭地,報地之德,稱禪) grand ceremony of worship of heaven on mountain (Tai) top to pray and say thanks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神使
原為《圣經(jīng)》中天使(Angel安琪兒)的意譯。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覺世訓》:“皇上帝當初六日造成天地山海人物,已設(shè)有其神使千千萬萬,在天上任其派遣?!?太平天囯 后期用作官名,地位在神將之下,詔書中常見。《太平天囯文書匯編·天王詔書·眼見天日主乾坤詔》:“朕天佑子侄……天將、賞率、統(tǒng)管、盡管、神策朝將、護京神將、神使、六部、主、佐將暨普天大下同世一家所有眾臣民知之!”
陰兵
(1).神兵;鬼兵。 唐 盧仝 《冬行詩》之三:“野風結(jié)陰兵,千里鳴刀槍?!?宋 歐陽修 《欒城遇風效韓孟聯(lián)句體》:“頽城鏖戰(zhàn)鼓,掠野過陰兵。”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九:“ 楊相國 曰:‘某為軍容使 楊玄價 所譖,不幸遭害,今已得請於上帝,賜陰兵以復仇?!薄段饔斡洝返谌嘶兀骸澳歉魃窦粗咎庩幈?,刮一陣聚獸陰風,捉了些野鷄山雉,角鹿肥獐,狐獾狢兔,虎豹狼蟲。” 魯迅 《二心集·關(guān)于翻譯的通信》:“況且前來的大抵是紙人紙馬,說得耳熟一點,那便是‘陰兵’,實在是也無從迎頭痛擊?!?/p>
(2).指女兵?!端疂G傳》第七六回:“后陣又是一隊陰兵,簇擁著馬上三箇女頭領(lǐng),中間是 一丈青 扈三娘 ,左邊是 母大蟲 顧大艘 ,右邊是 母夜叉 孫二娘 ?!?/p>
助戰(zhàn)
助戰(zhàn) (zhùzhàn) 協(xié)助或幫助作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協(xié)調(diào)互助 assist in fighting 見“助威” cheer劉禹錫名句,平齊行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