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寶竟迷邦,此豈非良計(jì)
出自宋代晁補(bǔ)之《次韻錢濟(jì)明贈感慈長老》:
我聞棲禪人,一念超十地。
云何別影事,未免依緣氣。
譬如幻男女,機(jī)廢根隨廢。
不然怖頭走,此病窮三世。
邦公獅子吼,曾使諸天喜。
廣說無說時(shí),俱成甘露味。
不知室久如,當(dāng)有天來侍。
城隅竹塢近,梵剎開嚴(yán)閟。
以彼穴中空,清風(fēng)自來萃。
我生久更事,求愚不求慧。
清風(fēng)已說法,不用重宣偈。
開祖照人姿,滄波白蘋際。
居然九奏妙,往往魚龍戲。
濟(jì)明經(jīng)世才,雕松識寒歲。
懷寶竟迷邦,此豈非良計(jì)。
名山尋勝士,投老終深詣。
我自所蘄廉,蟬葉真堪蔽。
注釋參考
懷寶
(1).猶懷璧?!度龂尽の褐尽の恼颜缁屎髠鳌罚骸敖袷纴y而多買寶物,匹夫無罪,懷寶為罪?!眳⒁姟?懷璧 ”。
(2).擁有寶物。 唐 王泠然 《論薦書》:“今歲大旱,黎人阻飢,公何不固辭金銀,謂賑倉廩,懷寶衣錦,於相gong{1*1}安乎?”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二:“至 宋 時(shí),則當(dāng)制之人兼書,字體不拘真行,故當(dāng)時(shí)以得 歐 蘇 手筆者為懷寶?!?/p>
(3).喻自藏其才;懷才。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幸遭圣主平世而久懷寶,是 伯牙 去 鐘期 ,而 舜 禹 遁 帝堯 也?!?唐 陳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陳公墓志銘》:“嗚呼我君,懷寶不試,孰知其深廣兮!” 章炳麟 《訄書·學(xué)變》:“《中鑒》溫溫,懷寶自珍?!眳⒁姟?懷寶迷邦 ”。
迷邦
《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言 孔子 不仕,是懷其寶也;知國不治而不為政,是迷邦也?!焙笠蛞浴懊园睢敝覆豢蠌恼?,隱居不仕?!吨軙と辶謧鳌こ林亍罚骸叭艟有温暥ビ绊?,尚迷邦而忘觀國,非所謂也?!?唐 劉禹錫 《故荊南節(jié)度推官董府君墓志》:“居數(shù)歲,投老於南 荊 ,迷邦縱性,委和從化?!?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豈終懷寶迷邦,謾説灌園避世?!?/p>
豈非
豈非 (qǐfēi) 難道不是…?用于反問 wouldn’t it be 豈非咄咄怪事?良計(jì)
(1).善策,妙計(jì)。《三國志·魏志·曹仁傳》:“今頓兵堅(jiān)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虜,非良計(jì)也?!薄睹鞒苫f唱詞話叢刊·包龍圖斷曹國舅公案傳》:“萬事看我老身面,生條良計(jì)救他人。”
(2).善謀?!缎绿茣ぬK安恒傳》:“且 梁 、 河內(nèi) 、 建昌 諸王,以親得封,恐萬歲后不能良計(jì),宜退就公侯,任以閑簡?!?/p>
晁補(bǔ)之名句,次韻錢濟(jì)明贈感慈長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