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為要隨白雁去,莫起此念僧伽嗔
出自宋代吳則禮《無著復(fù)欲去再作此留之》:
都梁日日招吾人,梅花已復(fù)矜小春。
胡為要隨白雁去,莫起此念僧伽嗔。
彈琴幾時鬢毛脫,端是天教個中活。
僧伽初不負(fù)先生,久辦淮山作衣缽。
注釋參考
胡為
何為,為什么?!对姟ぺL(fēng)·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jì)而出下計(jì)?” 顏師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yuǎn)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后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fā)?!?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wǎng),遠(yuǎn)望高峰若天壤?!?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云》:“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diǎn)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p>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毒┍就ㄋ仔≌f·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shí)有名有譽(yù)的,后來大權(quán)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薄都t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shù)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jì)末之怪畫,一怪,即便于胡為,于是畸形怪相,遂彌漫于畫苑?!?/p>
白雁
見“ 白鴈 ”。
僧伽
(1).梵語的譯音。意為大眾。原指出家佛教徒四人以上組成的團(tuán)體,后單個和尚也稱“僧伽”。簡稱為僧。 唐 劉行敏 《嘲李叔慎賀蘭僧伽杜善賢》詩:“ 叔慎 騎烏馬,僧伽把漆弓?!薄段饔斡洝返诹呋兀骸澳莻€僧伽,披領(lǐng)袈裟,先談《孔雀》,后念《法華》?!?/p>
(2).梵語。獅子?!犊兹竿踔浣?jīng)》卷下:“ 阿難 ,南方四夜叉大軍主住南方,常守護(hù)南方,其名如是:僧伽、優(yōu)波僧伽、償起羅、旃陀那。” 波羅 注:“﹝僧伽﹞, 梁 言師子?!?/p>
(3).國名。指今 斯里蘭卡 。舊稱 獅子國 。 明 費(fèi)信 《星槎勝覽·古里國》:“﹝ 古里國 ﹞當(dāng) 巨海 之要,去 僧伽 密邇,亦西洋諸番之馬頭也?!?馮承鈞 校注:“《島夷志略》作‘僧伽剌’,即 錫蘭山 之梵名?!?/p>
(4).人名。為 西域 名僧,俗姓 何 , 龍朔 初入 唐 ,於 泗州 建寺,后居 薦福寺 。世稱其為 觀音大士 化身。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號號 僧伽 ,有時與我論二車?!?/p>
(5).借指 觀音大士 或其塑像。 清 李漁 《奈何天·逃禪》:“誦真經(jīng)三迴九轉(zhuǎn),敲鐘罄動地驚天,總不過是對 僧伽 發(fā)舒嗟怨。”參閱《太平廣記》卷九六引《紀(jì)聞錄·僧伽大師》。
吳則禮名句,無著復(fù)欲去再作此留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貝多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