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齊己《送王處士游蜀》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自修姹姹爐中物,
擬作飄飄水上仙。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緘十色箋。
注釋參考
自修
自修 (zìxiū) 自習 study by oneself;have self-study 自學 study independently;teach oneself 自修法語 自我修養(yǎng) cultivate oneself姹姹
(1).美麗貌。 宋 梅堯臣 《送張子野知虢州先歸湖州》詩:“谿山小女兒,姹姹兩髮丫?!?/p>
(2).道家煉丹,稱水銀為奼奼。 前蜀 貫休 《懷武夷紅石子》詩之一:“窗外猩猩語,爐中奼奼嬌?!?前蜀 貫休 《寄李道士》詩:“倘修陰奼奼,一望寄余焉。”
擬作
擬作 (nǐzuò) 摹仿別人風格或以別人的口吻寫的作品 a work done in the manner of a certain author飄飄
(1).風吹貌。 晉 陶潛 《與殷晉安別》詩:“飄飄西來風,悠悠東去云?!?唐 韓愈 《豐陵行》:“清風飄飄輕雨灑,偃蹇旗斾卷以舒?!?/p>
(2).飛揚貌。 漢 張衡 《西京賦》:“度曲未終,云起雪飛。初若飄飄,后遂霏霏?!?南唐 馮延巳 《春光好》詞:“飄飄輕絮滿南園,墻下草芊眠?!?元 張埜 《水龍吟·詠游絲》詞:“落花天氣初晴,隨風幾縷來何處。飄飄冉冉,悠悠颺颺,欲留還去。”
(3).飛翔貌?!段倪x·潘岳<秋興賦>》:“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 李善 注:“飄飄,飛貌?!?唐 李咸用 《投所知》詩:“誰能借與摶扶勢,萬里飄飄試一飛?!?宋 王安石 《春從沙磧底》詩:“萬里卜鳳凰,飄飄何時至?”
(4).輕盈舒緩,超塵脫俗的樣子?!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 相如 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説,飄飄有凌云之氣,似游天地之閒意?!?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飄飄凌云意,強御莫能懾?!?宋 蘇軾 《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清 劉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輝,飄飄乎云霞之態(tài)。”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五:“﹝ 韓老六 ﹞把 楊老疙疸 灌得手腳飄飄,不知鐵鍬有幾個齒了?!?/p>
(5).形容動蕩不安、不平靜。《隋書·文學傳·孫萬壽》:“如何載筆士,翻作負戈人。飄飄如木偶,棄置同芻狗?!?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瀾飄飄,風雨任運推轉(zhuǎn),何必越性干祈?!?宋 曾鞏 《寄孫正之》詩:“貌癯心苦氣飄飄,長餓空林不可招?!?/p>
(6).漂泊貌。形容行止無定。 晉 陸機 《從軍行》:“苦哉遠征人,飄飄窮四遐。” 唐 劉長卿 《睢陽贈李司倉》詩:“飄飄 洛陽 客,惆悵 梁園 秋?!?明 王云鳳 《送客》詩:“云氣溟濛雨欲絲,飄飄游子別離時。”
(7).迅疾貌,倏忽貌?!痘茨献印け杂枴罚骸芭c飄飄往,與忽忽來,莫知其所之。” 元 劉伯亨 《朝元樂》套曲:“飄飄四季過,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詩:“飄飄歲月此雙燕,渺渺江湖聊一槎?!?/p>
(8).形容思想、意趣高遠。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志飄飄焉,嶢嶢焉,似若狹六合而隘九州?!?北周 庾信 《謝趙王示新詩啟》:“落落詞高,飄飄意遠。文異水而涌泉,筆非秋而垂露?!?宋 王安石 《次韻酬陸彥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飄飄新句總堪傳?!?/p>
(9).形容遙遠、久遠。 三國 魏 徐干 《室思詩》:“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詞,飄飄不可寄,徙倚徒相思?!?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詩之二:“賔朋半海內(nèi),弟妹各天涯。駐馬臨岐處,飄飄獨望家?!?/p>
上仙
亦作“ 上仙 ”。1.成仙;登仙?!肚f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云,至於帝鄉(xiāng)?!?唐 牛僧孺 《玄怪錄·杜子春》:“向使子無噫聲,吾之藥成,子亦上仙矣。” 明 陳繼儒 《虎薈》卷二:“ 天寶 中, 緱氏縣 太子陵 仙鶴觀 ,每年九月三日夜,即有道士一人上仙?!?鄭澤 《七夕赴城》詩:“自昔悲塵世,由來有上僊?!?/p>
(2).死亡的婉詞。多指帝王?!杜f唐書·鄭顥傳》:“不數(shù)日, 宣宗 不豫,廢朝會,及宮車上僊,方悟其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 仁宗 不悅,即時回輦,翌日上仙,而 英宗 登極。”
(3).道家分天上仙人為九等,第一等為上仙?!对企牌呋`》卷三:“太清境有九仙……其九仙者,第一上仙。”
(1).天上的神仙。 唐 司空曙 《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詩:“唯餘古桃樹,傳是上仙栽。” 唐 徐凝 《和嵩陽客月夜憶上清人》詩:“獨夜 嵩陽 憶上仙,月明三十六峯前?!?唐 皮日休 《和魯望懷楊臺文楊鼎文二秀才》詩:“為説風標曾入夢,上仙初著翠霞裙?!?/p>
(2).道家所傳說的“九仙”中品級最高者?!对企牌呋`》卷三:“太清境有九仙……第一上仙,二高仙,三大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靈仙,九至仙?!?/p>
(1).道家謂升天成仙。仙,也作“僊”。《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薄墩碇袝罚骸吧舷墒芴烊握撸蝗杖继嫒艘?,雖有億萬里,往還如一步耳?!?/p>
(2).用作帝、后死亡的婉稱。 唐 白居易 《大唐故賢妃京兆韋氏墓志銘》:“ 貞元 中, 沙鹿 (指皇后)上仙, 長秋 虛位,凡六十九御之政,多聽於妃。” 宋 洪邁 《容齋五筆·丙午丁未》:“ 淳熙 丁未, 高宗 上仙?!?明 彭時 《彭文憲公筆記》:“戊子六月二十八日, 慈懿王太后 上仙?!?/p>
齊己名句,送王處士游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