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王安石《次韻留題僧假山》
態(tài)足萬峰奇,功才一簣微。
愚公誰助徙,靈鷲卻愁飛。
竇雪藏銀鎰,檐曦散玉輝。
未應(yīng)頹蟻壤,方此鎮(zhèn)禪扉。
物理有真?zhèn)?,僧言無是非。
但知名盡假,不必故山歸。
注釋參考
愚公
(1).“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亦常用以比喻作事有頑強(qiáng)毅力、不怕困難的人。 宋 辛棄疾 《玉樓春·用韻答傅巖叟葉仲洽趙國興》詞:“青山不解乘云去,怕有 愚公 驚著汝?!?明 夏完淳 《大哀賦》:“人容鼓吏之狂,世笑 愚公 之癖。” 清 陳維崧 《洞仙歌·善權(quán)洞》詞:“天風(fēng)忽下,劈破青紅繭, 夸父 、 愚公 費(fèi)裁剪?!?/p>
(2).泛指隱者。 唐 高適 《封丘作》詩:“州縣才難適,云山道欲窮。揣摩慙黠吏,棲隱謝 愚公 。” 唐 杜甫 《贈(zèng)比部蕭郎中十兄》詩:“ 中散 山陽 鍛, 愚公 野谷邨?!眳⒁姟?愚公谷 ”。
靈鷲
(1).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國 王舍城 之東北,梵名 耆闍崛 。山中多鷲,故名。或云山形像鷲頭而得名。 如來 曾在此講《法華》等經(jīng),故佛教以為圣地。又簡稱 靈山 或 鷲峰 ?!豆旁婎愒贰肪硪弧鸲?晉 廬山 諸道人《游石門》詩序:“ 靈鷲 邈矣,荒途日隔?!?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欽鹿野之華苑,羨 靈鷲 之名山。”自注:“ 靈鷲山 ,説《般若法華》處?!?唐 劉禹錫 《送義舟師卻還黔南》詩:“常説 摩圍 似 靈鷲 ,卻將山屐上丹梯。” 清 譚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靈鷲 ,月黑深林歗猨狖?!?/p>
(2).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飛來峰 。傳說由 印度 飛來。 宋 蘇軾 《祭柳子玉文》:“頃在 錢塘 ,惠然我覯,相從半歲,日飲醇酎,朝游 南屏 ,莫宿 靈鷲 ?!?金 元好問 《云峽》詩:“飛墮不嫌 靈鷲 小,奇探已覺 太湖 空?!?清 厲鶚 《西林過滿月精舍》詩:“秋蟾圓幾夕, 靈鷲 約同登?!?/p>
(3).山名。在 廣東 曲江 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溱水》:“ 瀧水 又南歷 靈鷲山 。山本名 虎羣山 ,亦曰 虎市山 ,以虎多暴故也。 晉 義熙 中沙門釋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遠(yuǎn)跡,蓋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靈鷲山 ?!?/p>
(4).山名。在 江西 上饒 東南。一名 靈山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江西三·廣信府》:“ 靈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靈鷲山 。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shí)郡之鎮(zhèn)山也?!?/p>
(5).峰名。在 山西 五臺山 中臺 之東南,亦稱 菩薩頂 。峰有 真容院 ,黃教喇嘛 札薩克 居此。 清 陳夢雷 《擬游五臺山不果》詩:“勢控 太行 蟠巨鎮(zhèn),派分 靈鷲 落曇花。”
王安石名句,次韻留題僧假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