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李徵古《登祝融峰》
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橋。
鑿開巇嶮處,取路到丹霄。
注釋參考
祝融
(1).神名。 帝嚳 時(shí)的火官,后尊為火神,命曰 祝融 。亦以為火或火災(zāi)的代稱。《國語·鄭語》:“夫 黎 為 高辛氏 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薄秴问洗呵铩っ舷摹罚骸捌渖?祝融 ?!?高誘 注:“ 祝融 , 顓頊?zhǔn)?后, 老童 之子, 吳回 也,為 高辛氏 火正,死為火官之神?!?唐 張說 《蒲津橋贊》:“ 飛廉 煽炭, 祝融 理爐?!?清 趙翼 《八月二日天寧寺旁巽宮樓火》詩:“趨觀乃知此樓燬,剎竿突兀招 祝融 ?!?/p>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 奢龍 而辯於東方,得 祝融 而辯於南方?!薄稘h書·揚(yáng)雄傳上》:“麗 鉤芒 與驂 蓐收 兮,服 玄冥 及 祝融 ?!?顏師古 注:“ 祝融 ,南方神?!?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考於傳記,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hào)為 祝融 ?!?/p>
(3).傳說中的古帝。 漢 王符 《潛夫論·五德志》:“世傳三皇五帝,多以為 伏羲 、 神農(nóng) 為二皇,其一者或曰 燧人 ,或曰 祝融 ,或曰 女媧 ,其是與非未可知也。”
(4).峰名。 衡山 的最高峰。據(jù)《路史》云, 祝融 葬 衡山 之陽,是以名之。 唐 韓愈 《謁衡岳廟》詩:“ 紫蓋 連延接 天柱 , 石廩 騰擲堆 祝融 ?!?宋 楊萬里 《送劉子思往衡陽》詩:“ 洞庭 昨夜起霜風(fēng),翩然欲登 石廩 與 祝融 ?!?/p>
先登
(1).先于眾人而登?!蹲髠鳌る[公十一年》:“ 潁考叔 取 鄭伯 之旗蝥弧以先登?!薄俄n非子·內(nèi)儲(chǔ)說上》:“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國大夫,賜之上田上宅。”《漢書·酈商傳》:“從攻 長社 ,先登,賜爵封 信成君 ?!?唐 陳子昂 《為建安王答王尚書送生口書》:“在此諸軍,實(shí)增募勇,既壯尚書之節(jié),又美先登之功。”《明史·戚繼光傳》:“ 繼光 先登,左右軍繼之。”
(2).指先鋒?!逗鬂h書·段熲傳》:“追討南度 河 ,使軍吏 田晏 、 夏育 募先登。”《三國志·吳志·丁奉傳》:“ 秦 為先登,屯於 黎漿 ,力戰(zhàn)有功,拜左將軍?!?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p>
(3).比喻出眾的人才。 唐 柳宗元 《送婁圖南秀才游淮南將入道序》:“相與稱其文……咸推讓為先登。”亦比喻優(yōu)良的物種。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穀三·豌豆》:“豌豆種出西 胡 ,今北土甚多……百穀之中,最為先登。”
石橋
(1).石造的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jì)水二》:“河?xùn)|岸有石橋,橋本當(dāng)河,河移,故廁岸也?!?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凌石橋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周瘦鵑 《賞菊椰子林》:“溪上架著一條弓形的石橋,橋欄上齊整地排列著好多盆黃色和淺紫色的菊花?!?/p>
(2).特指 浙江省 天臺(tái)山 的名勝 石梁 。梁連接二山,形似橋,故稱。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待入 天臺(tái) 路,看余度 石橋 ?!?宋 梅堯臣 《送微上人歸省天臺(tái)》詩:“釋子懷慈母,吾儒未易輕。不尋琪樹去,肯向 石橋 行?!?宋 梅堯臣 《寄天臺(tái)梵才上人》詩:“常觀月從東方出,想照 石橋 旁畔人?!?/p>
李徵古名句,登祝融峰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