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佚名《永遇樂》:
忙里偷閑,鬧中取靜,利名休競。
有限光陰,無涯塵事,貪愛何時盡。
無情鳥烏兔,催人早老,暗里換了綠鬢。
此形骸、假合幻化,算來有甚憑準(zhǔn)。
隨緣度日,和光同塵,惹甚閑愁閑悶。
富貴由天,榮華是命,休更勞方寸。
心中無事,眼前清凈,俱是快活時景。
你若待、般般稱意,耐心
注釋參考
隨緣
(1).佛教語。謂佛應(yīng)眾生之緣而施教化。緣,指身心對外界的感觸。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然羣生之神,其極雖齊,而隨緣遷流,成麤妙之識,而與本不滅矣?!?唐 戴叔倫 《贈行腳僧》詩:“補(bǔ)衲隨緣住,難違塵外蹤?!?/p>
(2).順應(yīng)機(jī)緣;任其自然?!侗饼R書·陸法和傳》:“ 法和 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唐 張籍 《贈道士宜師》詩:“自到王城得幾年, 巴 童 蜀 馬共隨緣?!薄豆沤裥≌f·單符郎全州佳偶》:“隨緣快活,亦足了一生矣?!?郭沫若 《圣者》:“到處隨緣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p>
度日
度日 (dùrì) 過日子,多指日子過得很艱難 subsist in hardship;eke out an existence和光同塵
《老子》:“和其光,同其塵。” 王弼 注:“無所特顯,則物無所偏爭也;無所特賤,則物無所偏恥也。” 吳澄 注:“和,猶平也,掩抑之意;同,謂齊等而與之不異也。鏡受塵者不光,凡光者終必暗,故先自掩其光以同乎彼之塵,不欲其光也,則亦終無暗之時矣?!焙笠浴昂凸馔瑝m”指隨俗而處,不露鋒芒?!逗鬂h書·張奐傳》:“吾前后仕進(jìn),十要銀艾,不能和光同塵,為讒邪所忌。”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 嵇叔夜 排俗取禍,豈和光同塵之流也?”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九:“ 柳下惠 視袒裼裸裎,焉能浼我,可謂和光同塵矣?!?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象 杜九皋 他們不是在走這樣的路嗎?表面上和光同塵,骨子里滅滿興漢?!?/p>成語解釋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種光彩;同塵:與塵俗相同。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消極處世態(tài)度。也比喻同流合污。和光同塵出處《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塵。”使用例句休要欺三瞞四,我趙某不是與你和光同塵的。
閑愁
亦作“閑愁”。無端無謂的憂愁。 唐 張碧 《惜花》詩之一:“一窖閑愁驅(qū)不去,殷勤對爾酌金杯?!?宋 賀鑄 《青玉案》詞:“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 明 文徵明 《是晚過行春橋玩月再賦》:“已知世事皆身外,肯著閒愁到酒邊?!?/p>
佚名名句,永遇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